东南大学建筑史分析题---希望对2013考研的童鞋们(4)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9〉秦汉厚葬、六朝薄葬的原因
答:厚葬原因:
①原始宗教魂灵观的影响;
②秦汉时儒家思想的影响,孝廉才能宏君;
③汉岁举孝廉制度,对死者的处理作为孝与不孝的标志;
④中国传统思想祖先对子孙有影响,厚葬及表对死者的哀悼,也表现了生者本身的要求。
薄葬的原因:
①对厚葬之祸——盗墓的认识;
②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口迁移,经济下降;
③人生观的改变,对生注重大于死;
④佛教影响,讲究来世取决于生时的报应。
10〉唐乾陵的特点
答:唐乾陵是利用地形的优秀实例,位于乾县的梁山上,梁山分为三峰,北峰居中,前方东西两峰对峙且形体相仿。乾陵以北峰为陵,凿山为穴,以东西双峰天然为阙。整个陵区显得崇高、雄伟,选址非常成功。同时,以双阙间依势而上坡起的地段为神道,神道两侧列门阙及石柱、石兽、石人等,山上遍植柏树,得名“柏城”,烘托出肃穆的陵园氛围,所费少,收效大。
在形制上,唐乾陵继承了秦汉时陵区四面有墙,墙中辟门之制,和南北朝时神道,并加长强化前导序列,同时开创了合葬制、因山为陵、柏城等形制。
11〉十三陵的特点
答:
①布局: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麓,四面环山,因山为坟。天寿山主峰下是长陵,其余十二陵各依一个小山头分两侧布置,山谷中遍植松柏,山口外石牌坊是陵区的入口,经大红门、碑亭、石像生、龙凤门至长陵,陵园气势壮阔。
②形制:以长陵为例,矩形三进院过前院正对的是祾恩门,单檐歇山;门内部祾恩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三重台基,有月台;后院方城明楼,前有牌坊、石五供,其后宝城宝顶。
③特点:历史上最大的统一陵区。选址与风水密切相关,形胜好,主峰两翼群山环抱,呈北高南低的天然四合院。长陵背*天寿山,前面开阔,其余陵群沿山麓环形布置,拱卫主陵。神道共用,随着两侧山势高低平直与曲折,取得左右体量的大致均衡。创造了空间加时间的思维空间,仿佛旁边的山水都同时祭祀,整个陵区整体性非常强。
12〉天坛的艺术成就
答:
①天坛沿用早期天圆地方的认识观念。平面内外墙垣的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②强化了单体的圆形重复使用。如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皆为圆形,形成完美和谐的天的概念; ③数字的讲究。如寰丘为祭天的,它的层数、铺地、栏杆等都与阳数(奇数)有关,而祈年殿为祈谷,内外三层柱子分别代表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之意;
④色彩成功运用。祈年殿三层青色琉璃瓦顶,格外安定宁静;
⑤天坛的布局强调轴线的串联,在轴线上反复用圆;
⑥通过对比,突出了趣味:方与圆的对比,高耸的建筑与低矮的墙对比;狭长的道路与开阔的空间对比; ⑦天坛的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建筑只占了总面积的1/20,但很好地控制着环境,其余的用松柏等常青树强调了洞天;
⑧抛开室内环境做法,采用了开放性建筑。如寰丘、丹陛大道。祈年殿周围的平台等等,直接和天发生关
上一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避险能力
下一篇:赢在路上-工作分析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