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申请书 (教育实践类)(3)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一、 成果简介
1. 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从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实践、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着手创新纺织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着力于解决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人才培养理念差异、知识结构匹配及实践能力衔接等突出问题。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培养模式改革,基于非全日制工程教育积累的经验,立足纺织行业需求,校企协同,顶层设计研究生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实践,建设企业导师队伍,采取指标单列,分类选拔招生,加强案例教学,加强基地建设,重视实践教学,严控论文质量,实施职业资格衔接等。
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知识结构体系,建立新考核评价体系。 培养质量保障,建立过程管理规章与制度,建立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实施经费保障措施。 3. 创新点
采用“122”“三全程”研究生培养模式, “122”模式,即 1位学生,校内外2位导师,学校企业两种经历;“三全程”,即校企全程参与顶层设计,全程参与实践项目,全程参与培养过程。形成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创业三个模块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案例教学,强化以基地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建设16个经典案例,87个培养基地,179项实习实践课题,多元化实践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建立 “433”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教学目标和方式。以产、学、研、用“四结合”为评价目标,以项目设计、实践、创新为评价要素,以社会、行(企)业、学校三方为评价主体,建立“433”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效果评价。
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包括研究生导师遴选、过程管理、基地运行管理等规章制度,建立论文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保障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
4. 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自2009年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纺织领域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取得大量的实践成果,标志性成果包括,纺织工程领域进入“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 连续两届2名“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 1名首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1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毕业学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教学成果受教育部和同行高度关注,正通过领域协作组、期刊杂志等途径为同行所知。成果不断被师生认可,生源一志愿率100%。未来随着东华大学纺织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成效显现,将为该领域研究生培养起到很好示范作用,同时也为其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宝贵经验。
上一篇:步进马达控制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