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静态测量原理 测量111 李博周(12)

时间:2025-07-08

2.实数解(或浮动解、非整数解)。当联测基线较长时,误差的相关性降低,如果外界误差的影响较大,在两测站间求差分时,就不能较好的消除或削弱这些误差的影响,其残差将使所确定的整周未知数精度降低。这时,我们不再考虑整周未知数的整数特性,而取其实际解算值实数解作为最后解。在长基线相对定位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4.2 交换天线法确定整周未知数

在观测工作开始前,先将一台接收机安置在固定参考站(基准站)上,另一台接收机安置在相距5~10m的任一天线交换点上,同步观测若干历元(如2-8个历元)后,将两台接收机的天线从三脚架上小心取下并互换位置,且在互换位置的过程中保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重新同步观测若干历元后,再按相同步骤把两台结合搜集的天线恢复到原位置。这时,把固定参考站的天线交换点间的基线向量作为起始基线向量,并利用天线交换前后的同步观测量求解起始基线向量,进而确定整周未知数,这一方法,称为交换天线法。该方法解算整周未知数时间较短、精度较高,因而在准动态相对定位中得到应用。 4.3 P码双频技术确定整周未知数

由于码相位观测不受整周未知数的影响,所以,通过码相位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综合处理,在理论上,便提供了一种确定载波相位整周未知数的可能性。若在进行载波相位测量的同时,又进行码相位测量,则测码伪距观测方程式与测相伪距观测方程式两者求差便可得整周未知数。

由于码相位观测量的精度较低,同时,由于电离层的弥散性质,其对码信号与载波信号传播的影响不相同,即便采用P 码与载波相位观测量直接比较,仍难以满足确定整周未知数的精度。因此,不能简单利用P码的原始测量与载波信号观测量直接相比较求解整周未知数,而必须先进行适当变换,即进行线性组合。

所谓P码双频技术,就是将L1和L2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某种线性组合,使其变成一种波长较长的组合波——宽波(或称宽巷),而将调制于载波L1和L2上的P码相位观测值,组合成虚拟P码窄巷相位观测值,然后将这两种组合后的相位观测值进行综合处理,来求解整周未知数的方法。

采用P码双频技术确定整周未知数只需观测一个历元,因此,该方法可实现整周未知数的实时结算,这对缩短相对定位的观测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开拓其

GPS静态测量原理 测量111 李博周(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