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大众传媒(2)

时间:2025-05-02

发的讲话,对年轻学者给予了勉励之辞,强调了文艺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性,期望学者们共同努力,互相勉励,互相帮助。

15日下午和16日上午,两百多位与会学者分为四组展开小组讨论,围绕着大众媒介技术和消费主义挑战下的文学和文学生产,中国现代性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下的知识分子心态,“大众传媒时代”文学何为及文学理论何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12月16日下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进行换届选举。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南帆当选会长,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等当选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当选秘书长。

在历届文艺理论学会年会中,本届年会规模最大,与会专家人数最多。大家对文艺理论的建设、文化研究的发展、文学的命运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当代文化与文学的去向,以及人在现代性中的生存状态和可能性的深切关怀,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一、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与传媒

与会者普遍认为,我们的大众文化研究和讨论必须首先厘清大众文化本身的几个问题,包括大众指的什么,大众文化是什么,传媒与大众的关系,意识形态与大众的关系等,以及学者们普遍关心的正确引导大众和大众文化的问题。

大众是什么?苏州大学鲁枢元教授认为,“大众”一词的含义在各个时代是不同的。以前时代的大众有时被领袖操纵,现代的大众则完全被超级市场所操纵。胡适也讲大众文化与白话文学,但那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大众”这个词可以为各种力量所控制。华东师范大学胡范铸教授则提出质疑,大众是大众传媒制造的大众,还是仍然包含了其他大众?大众文化的商品性是可疑的。

大众文化是什么?学者们争论颇多,但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语境下的大众文化与西方的大众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它与中国现代性问题息息相关。上海《社会科学报》的许明认为,我们要理解当前兴起的中国的大众文化是扎根在中国的现代性基础之上的,它的性质注定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大众传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