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化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3)

时间:2025-04-29

植物

酸作为糖异生前体。

互逆的产能和耗能代谢过程同时进行,使ATP以热量形式散发。这种不经济的过程称为无效循环。在正常状态下,机体以相互协调的调节方式避免无效循环的发生。但有时候,机体利用无效循环产生热量来提高或维持体温。 4.6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原的降解从糖原的非还原性末端葡萄糖残基开始,α-1,4糖苷键断裂,生成葡萄糖-1-磷酸(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hosphoglucomutase)的催化下,Glc-1-P 转变为Glc-6-P。)和少一个葡萄糖基的糖原分子。这是由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催化的磷酸解反应

磷酸化酶在离α-1,6糖苷键分支点的4个Glc处停止作用。接着由脱分支酶(debranching enzyme)将分支的3个糖残基转移到直链的4个糖基上。剩余的一个糖残基以α-1,6糖苷键与糖原相连。这个键再由脱分支酶水解。线性糖链又可继续由糖原磷酸化酶进一步降解。

在肝、肾和小肠中,Glc-6-P被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 6-phosphatase)水解为Glc,进入血液循环。在肌肉和脑组织中没有这种酶,Glc-6-P可进入糖酵解途径。

糖原磷酸化酶是别构酶,有a、b两种形式。其活性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去磷酸化来调节。

辅酶磷酸吡哆醛( Pyridoxal phosphate,PLP)作为质子的供体和受体。(P33)

肝脏和肌肉的糖原磷酸化酶属同工酶,两者调控方式有一些差异。

① 糖原的分解代谢在肌肉和肝脏中有着不同的生理意义:

肌肉是产生ATP,肝脏为其它组织提供Glc。 ② 肝脏和肌肉的磷酸化酶均存在a型、b型两种形式。 ③ 肌肉和肝脏中的磷酸化酶b激酶分别由两种激素调控。

肌肉是肾上腺素(epinephrine),肝脏是胰高血糖素(glucagon)。

④ 除肾上腺素,肌肉中的磷酸化酶还受到 Ca2+和AMP的

调节。

⑤ 肝脏中的磷酸化酶主要受到胰高血糖素和Glc的调节。 当血糖水平低时,胰高血糖素使磷酸化酶b激酶活性增强,从而使磷酸化酶b磷酸化转变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a。肝糖原分解,释放Glc进入血中,血糖提高。

当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Glc结合到磷酸化酶a的Glc别构位点,酶的构象改变暴露出磷酸化位点,利于磷酸化酶a磷酸酶水解,于是,磷酸化酶a转变磷酸化酶b,抑制肝糖原分解。肝脏中磷酸化酶是a glucose sensor。

糖原合成存在于所有动物组织中,但在肝脏和骨骼肌中活性最强 糖原合成是耗能过程,需要糖原引物分子,糖基的供体是UDPG(UDP-Glucose),而不是Glc-1-P。糖原的分支合成由糖原分支酶催化。

糖原合成需要引物。引物的合成由生糖原蛋白(glycogenin)同时作为引物和酶来完成。

糖原合酶存在a型和b型两种形式。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去磷酸化调节活性。a型是去磷酸化的活性形式,b型是磷酸化的低活性形式。(与糖原磷酸化酶相反)

糖醛酸途径指从Glc-6-P或Glc-1-P开始,经UDP-葡萄糖醛酸生成糖醛酸的途径。

生理意义:1.形成许多重要的粘多糖2.能够转变为抗坏血酸抵御坏血病,而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3.与某些药物或异物结合并排出体外,解毒作用4.从糖醛酸可形成木酮糖,与磷酸戊糖途径相连 糖原的分解是由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的磷酸解反应。 4.7 糖代谢的调节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之间的协调控制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速度受细胞能荷水平的控制。ADP含量高时,刺激氧化磷酸化和丙酮酸氧化,从而加速三羧酸循环。相反,ATP含量高时,可减慢氧化磷酸化、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

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高速酵解的酵母若通入氧气,葡萄

糖消耗速度急剧下降,酵解积累的乳酸迅速消失。这种耗氧的同时,葡萄糖消耗减少,乳酸堆积终止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糖异生和糖酵解之间的协调控制:为了避免无效循环的发生,两条途径相互协调、互为相反地进行调节。通常表现为同一调节因子(如别构效应剂)对两条途径相应的酶作用相反。

Glc-6-P抑制己糖激酶,激活葡萄糖6-磷酸酶,从而抑制酵解,促进糖异生。乙酰CoA抑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从而抑制酵解,促进糖异生。AMP抑制FBPase-1,激活PFK-1,从而抑制糖异生,促进酵解。柠檬酸抑制PFK-1,激活FBPase-1,从而抑制酵解,促进糖异生。果糖-2,6-二磷酸抑制FBPase-1,激活PFK-1,从而抑制糖异生,促进酵解。

果糖-6-磷酸和果糖-1,6-二磷酸之间的转化是糖酵解和糖异生的重要调控点。果糖-2,6-二磷酸是这一步骤的重要别构效应物。注意:果糖-2,6-二磷酸是调节因子,但不是代谢中间物。

胰高血糖素通过调节果糖-2,6-二磷酸的水平起到抑制酵解,促进糖异生的作用。

PFK-2,FBPase-2是一个双功能蛋白的两种酶活性。

PFK-2,FBPase-2酶活性受胰高血糖素通过磷酸化/去磷酸化来调节。

糖原分解和糖原合成之间的协调控制:

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酶的酶活性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循环来调节。但作用相反。

糖原的分解和合成通过激素进行协调的调节。如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激活protein kinase A,最终导致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酶的磷酸化,于是,前者被激活,后者被抑制。

人体血糖水平保持恒定。这不仅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协调的结果,也是肝、肌肉、 …… 此处隐藏:56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山大学生化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