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化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时间:2025-04-29

植物

生化期末复习资料

分解代谢: 4.1 糖代谢概述

主要能源物质;重要的C源,其中间产物可转化为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等;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特殊功能:如糖蛋白,ATP,NAD等。

4.2 糖的消化、吸收和运输 乳糖不耐受综合症:缺乏乳糖酶

糖吸收是以单糖形式,部位是小肠上段。

由肠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钠——单糖协同运输,由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是促进扩散。

4.3 糖酵解和已糖的分解代谢(包括戊糖磷酸途径) EM途径(葡萄糖——丙酮酸)

糖酵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生成ATP的过程。 反应部位:胞液

在准备阶段(六C部分)耗二ATP,在收益阶段(三C部分)生成四ATP。

丙酮酸的三种命运:生成酒精和CO2,生成乳酸,生成已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EM:

一.葡萄糖——六磷酸葡萄糖,不可逆,已糖激酶,耗ATP。 己糖激酶(hexokinase)存在于所有细胞,通常可以磷酸化葡萄糖,也可以磷酸化果糖、甘露糖等。己糖激酶是一种调节酶,ADP和反应产物葡萄糖-6-磷酸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

在肝细胞中,同时存在另一种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对葡萄糖有特异活性,两者的酶动力学和调节特性不同,对血糖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二.六磷酸葡萄糖——六磷酸果糖,磷酸己糖异构酶,可逆, 三.六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磷酸果糖激酶-1PFK-1,不可逆,关键步骤,限速酶。

这步反应是酵解中的关键步骤(committed step),酵解速度取决于PFK-1活性,因此也称之为限速酶。

四.16二磷酸果糖——甘油醛3磷酸+二羟丙酮磷酸,醛缩酶aldolase,可逆

五.二羟丙酮磷酸——甘油醛3磷酸,磷酸丙糖异构酶。可逆。 注意C原子的顺序变化)

六.甘油醛3磷酸——13二磷酸甘油酸,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产一个NADH.

七.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底物水平磷酸化,产ATP.

八.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九.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化酶,脱水。 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ATP。丙酮酸激酶,底物水平磷酸化

EM小结PAGE 40-41:

关键酶:已糖激酶hexokinase,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1,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净获能量2ATP和2NADH。 共10步反应,其中3步为不可逆反应,同时也是代谢途

径的三个调控点。

所有中间物都以磷酸化合物形式实现。

Q: 意义是什么

乳酸发酵(lactate fermentation)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还原为乳酸。消耗NADH。(实质上是加H)

糖酵解-乳酸发酵途径的生理意义:

① 缺氧条件下迅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途径,尤其对肌

肉收缩更为重要。

② 是机体某些组织获能或主要获能的方式,如视网膜、神

经、癌组织等。成熟红细胞几乎完全依赖糖酵解供应能量。

③ 乳酸的利用:可通过乳酸循环(Cori cycle)在肝脏经糖

异生途径转化为糖。

同工酶(Isozymes)

—催化同一反应的不同蛋白质(酶)

同工酶具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可存在于同一组织,甚至同一细胞,但它们在酶动力学、调控活性、辅助因子、细胞分布等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

乳酸脱氢酶(LDH)是同工酶的代表。五种同工酶的酶活性有差异,如A4易于与丙酮酸结合,把丙酮酸还原为乳酸,而B4易于把乳酸氧化为丙酮酸。

同工酶在代谢调控中的调控方式:

① 在不同的组织器官表现不同的代谢作用。 ② 在同一细胞不同位置代谢作用不同。

③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或不同的生理状态,由不同的同工酶

起作用。

④ 不同的同工酶对变构调节剂的调节反应不同。 乙醇发酵

一些酵母和其它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先后经丙酮酸脱羧酶(仅在少数发酶菌种中有,以TPP,焦磷酸硫胺素作为辅因子)和乙醇脱氢酶(包括人体在内的生物大多具有)的催化作用,脱羧还原为乙醇。 EM途径的调节:

1. PFK-1:最重要的调控点。ATP,柠檬酸是它的变构抑制剂,

而ADPAMP是它的变构激活剂,而果糖26二磷酸则是它最强的变构激活剂,其活性与胰高血糖素相关。

2.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变构抑制剂:ATP、丙氨酸(肝) 3. 变构激活剂:1,6-双磷酸果糖

4.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hexokinase, glucokinase)变构抑制

剂:6-磷酸葡萄糖

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ohate pathway

概念 以6-磷酸葡萄糖开始,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

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作为中间代谢产物,故将此过程称为戊糖磷酸途径。

生理意义 产生NADPH和5-磷酸核糖。也是植物光合作用从CO2合成葡萄糖的部分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氧化阶段: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是限速酶。NAPDH反馈抑制酶的活性。

非氧化阶段:受控于底物浓度。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简称G6PD缺乏症又称蚕豆病。是一种遗传病。症状:红细胞在一些因素的诱发下溶解,血红蛋白

…… 此处隐藏:1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中山大学生化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