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会鹏:从人际关系看日本国民性(8)
发布时间:2021-06-11
发布时间:2021-06-11
更强调忠和义,这个忠也是从中国进来,这个非常适合日本人的口味,跟日本的集团的缔结方式结合起来了,它是有选择的。
主持人:定义一个个人的时候,我们说是看他的基本的人际状态。但是确实我们知道中国和日本历史上有很多的纠葛,有很多的恩恩怨怨,那么这些东西也一直在妨碍中日这两个国家很多关系的正常化,包括对民间的交流也产生了很多的障碍。那么日本人是又怎么回过来看中国人的呢?
嘉宾:根据他们的调查呢,是最近一些年对中国有好感的人是越来越少。我个人的体验,日本人对中国有好感最好的年代是在8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到日本,我深深地体会到日本人对中国人的那种热情。那个80年代初的时候,那个时候印象也不真实,他们又过于理想,把中国人理想化了,但一旦大量接触中国人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原来中国人是这样,他们又会对中国的印象走上另一个极端,特别是牵涉到一些敏感问题、历史问题,对中国的印象有好感的人实际上是在下降,但是我认为日本对中国的看法的变化,有一个基本的东西在哪里呢?就是中国地位的变化,日本还没有做好跟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打交道的心理准备,这是我一个基本的判断,我刚才也讲到日本对自己的地位是相当的敏感,那么对中国的强大,中国的人口的规模,国土的规模以及政治影响力,悠久的历史文化,再加上经济的发展,这个对日本来讲是一种可怕的事情。
主持人:这里有一位凤凰网的网友,可能是一位女网友,她向尚老师提一个问题,她说都说日本人主要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在结婚之后一般不再工作,操持家务、生儿育女,那么请问经济已经很发达的日本,而且曾经是脱亚入欧的,为什么会没有形成像欧美一样的男女平等的状态,日本真实的家庭内部的情况,在新的经济和政治形势之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嘉宾:我们讲经济的发达跟社会的结构它不是一回事情,日本的近代的发达它的现代化,它走了一条跟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那么从我们这个角度看,西方国家是一个个体化的道路,而日本不是走的这个路,它并没有个人化,它仍然是一种我们叫做“间人”主义的模式,就是集群,强调群体的,所以说日本虽然现代化了,个人是高度融化于会社、公司里边,而妇女留在家里边,形成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模式没有改变,它的真正的人个体化是从80年代开始,表现就是日本的很多公司开始凝聚力下降,许多男士男人原来被称为是企业战士,又重新回归家庭的一种倾向。而另一方面呢,日本原来在家庭身为专业主妇的妇女,开始从家庭中析出而走向企业,开始妇女就职的比较多,所以这个是它的真正的人际关系开始变化的时候,80年代才开始。但是这个变化是好是坏,另当别论,这也是说明从人际关系来看日本的话,比单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可能会更看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主持人:好,下面我们进入现场提问。
学生1:老师您好,我想刚才按照您的说法,日本人是特别害怕被它的群体或者是这个小社会所不接受的,
下一篇:生产技术处处长岗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