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5)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打包
理体制,从本质上反映出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 √ )
17.从1986年起,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终于在2001年12月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
员,这在客观上反映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 × ) 点拨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于1986年提出复关而非申请加入。
考向一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史上的“左”倾错误
典例1 (2013·山东高考)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D.人民公社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知识定位 急于求成——人民公社化、“大跃进”
解读材料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含义:“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是指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人民公社就体现了这种愿望,其后果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
强调 “过渡时期”、“左”倾、右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字方针、计划经济、所有制、经济体制等均是本讲命题常关注的概念,也是历届考生易错点,应理解透彻。
答案 D
典例2 (2013·重庆高考)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
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A.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知识定位 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上一篇: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1]
下一篇:华兹华斯诗歌的自然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