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4)

时间:2025-07-07

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打包

1.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 √ )

2. 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

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的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 √ )

3. 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

配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体现了苏联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 √ )

4.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

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 √ )

5. “大跃进”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 √ )

6. 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实际是大搞平均主义。具体表现是: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 ( √ )

7.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

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越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 √ )

8.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而非“左”倾

错误。 ( × ) 点拨 “左”倾错误的影响才是三年经济困难的根源。

9. “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恢复工作后,实行全面整顿的实质是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

误。 ( √ )

10.“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仍然坚持

“文革”中的“左”倾错误。 ( √ )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

经济建设上来。 ( √ )

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土地公有制的性质,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属于农村生产关

系的局部调整。 ( × ) 点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的性质。

13.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到相当程度

的产物,与所有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关。

点拨 错在“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有关”说法上。

14.推动改革开放两次思想大解放的事件是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的南方谈

话,前者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者明确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 √ ) ( × )

15.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 √ )

16.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

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