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17)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打包
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 1953-1957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 1958-1962 :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 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 1986-1990 :改革 闯关 治理 整顿
“八五” 1991-1995 :邓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 1996-2000 :宏观调控 经济着陆
“十五” 2001-2005 :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臵资源
“十一五” 2006-2010 :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材料二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 ;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 。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
(2)各举一例说明在“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八五”计划期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4)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认识?
答案 (1)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2)新进展:对内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14.城镇化加快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上一篇: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1]
下一篇:华兹华斯诗歌的自然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