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18)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 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 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打包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南翔、充王镇等地都是棉布业发达的市镇,大量的布匹成为市镇交易的重要商品。华亭县“为海人辐辏之处”。苏州、湖州的一些市镇则与丝织业发生密切的联系,南浔是湖丝的著名产地,吴江的盛泽、黄溪都以丝织品著称全国。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苏州大学学报》1984第3期
(1)材料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中怎样的突出特点?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材料二 1750年,英国2 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21.9%。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了像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这样的大城市。
——环球网:《中国梦:中国城镇化向何处去?》
(2)据材料分析英国城乡人口分布变化趋势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试从成因和影响的角度谈谈对这一本质问题的认识。
材料三 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3)材料体现了我国近代重要城市区域分布怎样的突出特点?试分析形成此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
材料四 2013年7月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酝酿中的城镇化改革方案提出,全面提升城市群发展水平。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优化提高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洲等东部三大城市群,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上一篇: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1]
下一篇:华兹华斯诗歌的自然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