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绿色发展(2)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发展。绿色发展最初关注的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生态可持续性(承认自然/ 生态极限),但随后逐渐扩展到如何创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尤以2002 年约翰内斯堡人类可持续发展峰会为标志)。
因而,绿色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国际社会自1972 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环境或可持续发展共识”:一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来抑制并最终逆转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以及其他全球性环境问题),维持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生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世界各国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工艺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一种低能耗、低物耗、较少生态环境损害的绿色经济。所谓“稳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概括就是对这种可持续绿色经济的主要表征。三是人类社会共同探寻一种超越现代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大众主义消费模式的适度消费、社会公平、生态正义的生存方式与生活风格。
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因为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处在差异悬殊的起点之上与环境之下(即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但却是不同的世界)。所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理解与界定绿色发展时会有诸多的理论视角与立场差异,在制定与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时也存在着重大的实践性差别。
具体而言,从理论上说,绿色发展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层级来理解与界定:一是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它首要关注的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活动及其后果的生态可持续性。依据这一界定,衡量人类有关活动及其后果的生态可持续性标准不仅关涉活动本身的低物耗、低排放(比如碳)和可循环(因而最低程度的自然生态影响),还包括活动的
上一篇:第四章 橡胶的老化与防护体系
下一篇:中学生体育测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