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生物说课稿 10(4)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4.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一课时
一、说教学理念基于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与交流”的教学理念,适当的借助多媒体的简洁性,直观性和交互性,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以“学为主题,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二、说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中的第一节,是前面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延续。是在了解了基因的概念,DNA、基因、染色体三者的关系之后进一步了解三者的关系的本质。本节也是挖掘生命的本质,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三、说教学目标设计本节三维目标为1,、知识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2、技能与方法;(1)通过DNA与RNA的对照掌握类比方法。(2)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提高自身的读图能力,提高分类,类比归纳的方法,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过程仍未终了。(3)感悟科学破解遗传密码的过程。四,说教学难点和重点以及解决方案1.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2)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概念和过程和原理;只有理解了这个原理,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3)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和原理,这个过程是微观世界中进行的复杂的、快速变化的动态过程。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的事事先学习相关知识,构建框架,并适当结合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将这个过程直观的展现给学生(2)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以图解方法解决。总之,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主要在于如何将抽象的过程形象化,所以有条件的话,应当使用多媒体教学,一课件或者是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五,说学生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物质的结构,DNA的复制等内容,对碱基互补配对这个原则的意义已经很了解,但是这部分又出现了密码子,反密码子等新的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整个转录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六,说教学过程1设置问题情境 播放2分钟《侏罗纪公园》电影。 提问:电影中的科学家是怎么使已灭绝的动物复活的? (回答:复活的恐龙是学家利用提取恐龙的DNA培育繁殖而来的。) 教师引导:基因就像一张蓝图,生物体就是根据这张蓝图用蛋白质构建起来的。 思考:基因(DNA)在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在细胞核的基因如何控制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呢? 教师指出:在DNA和蛋白质之间,有一种中间物质——RNA充当信使。 2 、复习旧知:两种核酸(DNA和RNA)在化学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区别 学生填写学案 另外,教师补充:RNA的在细胞中有三种: mRNA(信使RNA),tRNA(专运RNA),rRNA(核糖体RNA)。重点讲解mRNA既密码子的相关内容,a密码子的概念,b引导学生思索密码子与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是每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为什么不是1个2个或者4个)从而巩固密码子的概念。 3、设问引出:DNA→RNA→蛋白质之间的关联?(学生阅读课文10分钟,小组发言。) (一)转录:图示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利用视频:显示转录过程。 a定义: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b.过程: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供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一个mRNA分子。 c.小结: 场所:细胞核; 模板:DNA解旋,以其中一条有意义链为模板;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A、U、C、G); 合成产物:单链的mRNA(信使RNA);所需酶:RNA聚合酶。 设问:DNA的碱基与RNA的碱基如何互补配对?d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计算:思考:DNA的碱基、mRNA的碱基与氨基酸个数的关系?七、说板书设计
4
上一篇:胆管癌护理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