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生物说课稿 10(10)

时间:2025-07-13

10

9.《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好的素材。根据近十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本考点几乎是年年必考的内容。其中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更是考查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对本考点的考查,更多的是将试题置于实验探究的背景条件下,运用读图分析等形式,既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视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新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的过程;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实验探究能力;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执着探索的精神、合作精神及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4.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三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机会。

5.难点: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本节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层层深入、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兴趣,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课件等电教手段,增加教学容量和直观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探究的意向。 四.学法分析

讨论法。在本节课里,先结合素材讲解设计和观察实验的思路和要点,然后再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投学生所好,开放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观察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科学素质。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以观察活动引入:教师在上课前可提前4-5天请两三名同学预先将达尔文的实验用玉米种子(或其他在形态上有明显方向性、容易萌发的种子)重复出来。到上课时,由完成实验的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向全班进行介绍。

陈述:种子播撒在土壤中,它的方向并不是固定的。让我们看一看种子的方向对它萌发出的根和芽的生长方向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或课文中的彩图。

”植物的芽为什么总是朝向固定的方向――光源的方向生长呢?”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人――达尔文曾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研究。 2、新课

对于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实可以采用动画媒体呈现的方式,介绍发现生长素的一系列实验,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使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1)根据实验的第一部分——向光性现象结果,说明了植物具有什么性质?——植物具有向光性。

11

2010生物说课稿 10(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