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_经济开放度与中国需求政策的有效性(2)

时间:2025-04-30

实用!

据对其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度较高。Easterly,Islam和Stiglitz(2001)、K ose,Prasad和T errones(2003)、Bekaert et al(2004)完全从实证的角度,对开放度、政策变量、金融深化、法律制度等解释变量与产出波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发现对开放度和产出波动关系产生影响的因素比较复杂,且因素间相互影响。

上述研究是在汇率自由浮动的假设下进行的,本文将借鉴Ball(1998)、G hioni(1998)、M onacelli (1998)、Svenss on(2000)的研究,在OR模型中研究管理浮动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等汇率制度下经济开放度对需求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经济开放度综合反映一国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是进行诸如经济开放与经济增长、宏观政策有效性等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变量。但经济开放度的度量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F)的规定,经济开放度既包括贸易开放度,也包括金融开放度,而已有文献往往将金融开放度和贸易开放度作为对经济开放度进行度量的两种相互可替代的度量方式,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实际上两种开放度对宏观政策的传递机制和影响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必须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开放度对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本文金融市场开放度根据Sutherland(1996)用跨国资本流动的成本表示。用关税代表跨国贸易成本表示商品市场开放度(Brunner et al,2003),因为贸易成本能更准确地度量商品市场开放度的大小(Baier et al,2001; Obstfeld et al,2001),且便于检验。

本文第二部分采用OR模型研究框架,引入管理浮动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开放度因素,给出开放条件下最优个人选择、市场均衡的一般解形式。第三部分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开放度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影响。第四部分用中国的年度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最后探讨模型的经济意义和扩展研究方向。

二、模型及求解

假设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本国和外国。国外变量用带“3”号的变量表示;每个国家的家庭消费一组互不相同的产品,这些产品中的n部分由本国生产,余下的1-n部分是由国外生产的。另外,n和1-n也分别代表国内和国外的人口规模。

(一)消费者行为

两国代表性消费者具有相同的偏好,效用函数(U

t )是消费(C

t

)、实际货币余额(M

tΠP t

)及劳动

供给(

N

t

)的函数:

U

t

=∑

s=t

βs-t

σ

σ-1C

(σ-1)/σ

s

+

χ

1-ε

M s

P s

1-ε

-

κ

μN

μ

s

(1)

  居民效用分三部分,其中消费和持有货币带来正效用,而劳动供给带来负效用。σ>0为消费

跨期替代弹性,它是解释消费选择和储蓄内生化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对居民家庭对当前消费所获效用与未来消费所获效用的比较的量化指标,该值越大,表示牺牲目前消费以增加未来的消费就越容易。0<β<1为时间偏好率,其值越大,表示未来消费的贴现值越大,越易延迟消费,提高未来的消费。ε>0,代表货币需求的消费弹性的倒数。κ为一个劳动供给冲击变量,当κ增加时,表示劳动边际负效用的增加,自然也意味着在一个给定的工资水平上的劳动供给的减少。μ>1,表示劳动

供给边际负效用的弹性。D

t

为本国居民对本国债券的持有,D3

t

为外国居民对本国债券的持有,

二者均以本国货币标价;F

t表示本国对国外债券的持有,F

3

t表示外国对其本国债券的持有,均以外国货币标价,则国内居民的约束关系式为:①

94

2008年第3期

①国外的关系式与国内类似,因此仅列出本国的关系式。

汇率制度_经济开放度与中国需求政策的有效性(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