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读后感(5)

时间:2025-04-20

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却又是后话了 。

门阀政治的出现,保证了士族地主阶级的特权,但毫无疑问这对寒族布衣出生的知识分子式极为不公平的,这直到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才得到改变,但我认为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是鉴于前朝门阀做大架空皇权以期凭此巩固皇权和破坏门阀制,而不是单纯的为庶族提供公平的入仕机会。但科举制度的确立是我国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为庶族地主阶级统治的官僚政治的帝国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与《东晋门阀政治》一书并无直接的联系,这只是我读后联系我另一门选修课——中国教育传统与变革的有关内容的一些思考。

门阀政治虽然阻碍了寒门布衣的入仕道路,但在当时是绝对合理的,田先生在书中已经给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在这里我无需赘言。我认为,门阀子弟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私学尚不发达的东晋时代,他们极易得到优质教育,首先,他们的父辈本身便是名噪一时、出将入相的人中龙凤,这种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积极且巨大的,其次,出入门阀幕府的均是名士,这对他们学习十分有利。同时,出生于门阀这种累世公卿的家族,他们能够从父辈处学到书本上看不到的为官之道与安邦济世的学说。还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智商间的差别是不大的。皇权不可能让一姓门阀独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士族只能选择将自己后世的当家人培养的更加优秀以维持自己本姓门阀的权柄,当然,有些事情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权柄仍然在各姓门阀中更迭,但严格的精英教育仍然帮助一些士族历经百年而不衰。我还认为,这些侨居江左的门阀士族在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和胡人对汉人的大屠杀之后,他们身上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觉性是普通寒族和江左本地的吴姓士族所不能比拟的,无论他们北伐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他们到底还是伐了,他们到底还是积极应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为汉族在思想文化上完成对胡人的绝对征服赢得了时间。

“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在东晋百年间的变态,是政治体制演变的回流。门阀政治的存在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最终历史循着自己的发展轨道,以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新局面重装上阵,大乱后必有大治,中华民族在历经300余年的动乱后,终于又在隋唐从新站在世界之巅。

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自从高中分科后,历史学在我学业中所在的比例是很小的,阅读像《东晋门阀政治》这样的历史专著更是第一次。田先生的这部著作改变了我对历史书的印象,在以前我眼中的历史书就跟中学历史教材和小时候读过的历史普及书一样,每一篇都不过是将往事叙述一遍然后在片尾加上一些分析,我们把往事记一记、分析背一背就可以参加考试了,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像这部书一样,将一个历史问题分析的如此透彻。

以上便是我的《东晋门阀政治》的读后感,以“治乱分野”为名,只是有感于东晋王朝夹在强汉与盛唐之间,夹在纷乱的三国与南北朝之间,而并非论述“治”与“乱”。虽说是《东晋门阀政治》的读后感,但夹杂着我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思考与想法,但毕竟是读田先生的这本书所产生的联想,姑且也算在读后感里面吧。

在读完《东晋门阀政治》这本书后,的确受益匪浅。田老师从非常专业的角度,解读东晋门阀政治的起源、发展到瓦解,鞭辟入里,书中通过五个家族的介绍,加上郗鉴平衡士族权力作用的介绍,同时通过仔细的历史考证,再现了东晋门阀的权力角逐史。每个细节,都

东晋门阀政治读后感(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