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7)

时间:2025-07-11

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来加以修正。公允价值计量要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需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与证券市场监管失灵。如果具备了这三个要素,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再好的准则也无能为力。公允价值计量是利润操纵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根源。只有消除根源才能杜绝利润操纵。公司治理是一个生态,企业利润操纵必须综合治理,不可因噎废食。

(四)强化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

在注重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重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公允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合理地估计和较好地运用。在当今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有条不紊地向其他业务领域拓展,比如市场较为成熟的房地产、汽车等,从而使公允价值逐步被接纳和认可。

五、结束语

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在理论上具有优势。公允价值的出现顺应了会计理论随着实务发展而产生的资产负债观、全面收益观等要求,不仅能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甚至也能增强决策时点的信息可靠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大幅引入公允价值,对资产和负债要素的计量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收益的确认计量模式也向全面收益靠拢,从而为全面收益表的推行打下了基础。公允价值对财务报告从理论到实务层面的种种影响归根到底源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身的特性。而决定公允价值运用与否的关键因素是公允价值模式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否更具有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现行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使公允价值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任何社会学科的概念与技术都是相对正确的,也是必须要不断发展的,但不能因为它们现阶段存在理论上或实践上的缺陷而不去运用,只要 社会与实务界有需求,一些理论与制度就可以在一定范围适当地采用,当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也是十分必须的。公允价值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具有理论上的优势,在发达市场经济环境中也经受住了检验,尽管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饱受指责和质疑,但目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调整仍主要停留在公允价值的技术操作层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允价值依然是大势所趋。

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