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

时间:2025-07-11

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本文先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叙述,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运用的意义和局限性作出分析,最后本文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做出了展望,总结,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允价值依然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公允价值;利润影响;局限;展望

一、公允价值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FASB115(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一项金融工具在自愿当事人之间的当前交易(不属于被迫或清算性出售)中可交换金额。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FASB类似,IASB这样定义,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中了解情况、自愿的当事人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ASBE22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或负债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6年9月15日发布的SFASl57“公允价值计量”定义为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假设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可支付格”,并于2007年11月5日起付诸实施。在经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IASB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在广泛吸收和借鉴FASB第157号准则及157一l、157-2、157-4等几项改进性公告的基础上,于2009年月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对公允价值及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并建立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框架。征求意见稿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即退出价格。这种定义基本上与FAS允价值的定义无差异,使得IASB和FASB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进入了大一统时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从定义可知,我认为,判断是否采用公允价值有三个关键点:一是交易方是否有关联关系;二是交易是否以自愿为基础;三是交易是否为熟悉交易情况的公平交易。如符合这三个特点,则交换的资产或清偿的债务金额为公允价值,即购买资产时初始成本计量即使采用的是历史成本,只要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显然采用的就是公允价值,而在后续计量中采用的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三种计量属性,也基本属于公允价值的范畴。因此,公允价值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而是基于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认定的综合计量属性。准则引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反映资产和交易的会计信息更为公允和相关,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具决策有用性的信息,也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

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