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复习精髓(10)

发布时间:2021-06-07

劳达赞歌:13世纪在意大利出现,它是一种通俗的非教仪的奉献歌曲,歌词多是意大利文,也有拉丁文,四个声部,统一的节奏,主调音乐风格,采用无伴奏合唱或高声部人声演唱,下面三声部由乐器演奏的形式。劳达赞歌有时由半专业的“劳达赞歌会”的成员演唱,有时由教堂专业歌手演唱。

意大利牧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通谱体歌曲,歌词多为著名诗人的诗作作,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准,主调与复调相结合,注重对情感、内容的细致表达。早期的牧歌一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为中心发展,作曲家有维拉尔特,中期是以威尼斯为中心发展,作曲家有罗勒,晚期发展中心转入罗马、曼图亚和费拉拉,作曲家有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弟,其中马伦齐奥被称为“牧歌的舒伯特”。代表作有马伦齐奥的《独自沉思》,杰苏阿尔多的《我将悲惨地在痛苦中死去》,蒙特威尔弟的《残酷的阿马里利》。

法国尚松:16世纪20年代后期,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从词到曲都是典型的法国风格的尚松被称为“法国尚松”。题材广泛,有戏剧性的或严肃的爱情内容,也有社会的和日常生活的内容。法国尚松一般按音节谱曲,强调规则的重音,音乐根植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多为四个声部的织体,各声部基本上是以同步的节奏陈述歌词,但也不乏模仿的运用,音乐来时的段落一般要重复或在作品的结尾再现。重要作曲家有塞米西和雅内坎。作品有雅内坎的《鸟之歌》。

德国:名歌手 利德

西班牙:维良西科

英国:英国牧歌 琉特琴歌曲

16世纪器乐

琉特琴是当时最流行的乐器。

坎佐纳:出现于16世纪20年代,是为键盘乐器或琉特琴创作的,它是比利切卡尔和幻想曲稍晚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器乐体裁,是奏鸣曲的源头。它的产生明显地受到法国尚松的影响。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作曲家创作的器乐重奏的坎佐纳逐渐成型。坎佐纳开始的节奏依然保留着法国尚松常用的长短短格的节奏特点。坎佐纳从利切卡尔中吸取了模仿的手法,但是它在结构安排上比利切卡尔更为生动而且富于对比性。16世纪末的威尼斯作曲家无疑是创作这一类坎佐纳的出色代表,他们辉煌的坎佐纳中已融入了复合唱的风格。这种自由的多段型的坎佐纳17世纪逐渐发展成教堂奏鸣曲。

众赞歌:它是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起初众赞歌主要是单声部的,后来采用四部和声,它是分节歌形式的,虽然采用有量记谱,但音符时值基本一致,偶尔随歌词有所变化,句尾音的停顿长短不一。众赞歌有的是以新创作的德文诗谱曲的,有的是以德文的旧诗或拉丁诗德译后谱曲的,有的是以改革前的德

西方音乐史 复习精髓(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