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1-06-07

一、名词解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 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2.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 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3.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 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 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 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 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 价值判断的过程。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 各种工具。

6.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 践中到检验和发展。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8.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 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9.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 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10.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 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 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12. 技术: 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 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 或作业程序、方法。”

13.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 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 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 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15.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 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16.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 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认识功能),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 (

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 编内容;(

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

3)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

3.“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 形 式逻辑 )为基础。

4.学前儿童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科学教育材料),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 的各种工

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 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生态观)。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可操作性)、 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标准量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 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中、短期发展目标 )。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 动:(

1) 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2)( 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3)父母参与 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