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_沈萍_陈向东_高等教育出(17)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_沈萍_陈向东_高等教育出版社
30.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噬菌体总是携带同样的片段到受体细胞中。
31.遗传转化(genetic transformation) 是指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32.感受态(competence) 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DNA的一种生理状态。
33.中断杂交(interrupted mating)技术 此技术的基本要点是把接合中的细菌在不同时间取样,并把样品猛烈搅拌以分散接合中的细菌,然后分析受体细菌基因型,以时间(分·钟)为单位绘制遗传图谱。
34.酵母菌的2μm质粒(2μmplasmid) 是封闭环状的双链DNA分子,周长约21xm(6kb左右),是酵母菌中进行分子克隆和基因工程的重要载体,因此,以它为基础进行改建的克隆和表达载体己得到广泛的应用。
35.准性生殖(parasexualreproduction) 是指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导致基因重组的生殖过程。在该过程中染色体的交换和染色体的减少不像有性生殖那样有规律,而且也是不协调的。
36.诱变育种(mutationbreeding) 是指利用各种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的随机突变频率,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或特定的筛子)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株。
37.抗阻遏和抗反馈突变型(repression resistantand~edbackresistantmutants) 突变型都是由于代谢失调所造成的,它们都有共同的表型,即在细胞中已经有大量最终代谢产物时仍然继续不断地合成这一产物。只是前者为调节基因发生了突变;后者是由于变构酶基因发生了突变。
38.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 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种内及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主要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再生和融合子选择等步骤。
39.电融合技术(electrofusion) 是一项有效促成原生质体融合的手段。融合过程首先是原生质体在电场中极化成偶极子,并沿电力线方向排列成串,然后,在加直流脉冲后,原生质体膜被击穿,从而导致融合的发生。
40.DNA Shuffling 1994年美国的Stemmer提出的一个全新的人工分子进化技术,该技术能模拟生物在数百万年间发生的分子进化过程,并可在短的实验循环中定向筛选出特定基因编码的酶蛋白活性提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功能性突变基因。
第十三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一、名词及术语
1. 假菌丝(pseudohypha) 酵母菌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出芽生殖后的细胞连成丝状群体,有别于真菌的菌丝体。
2. 蕈菌(mushrooms) 大型真菌,俗称蘑菇,很多种味美可食。
3. 子实体(fruitingbodies) 在真菌学中称为担子果,是高等担子菌子实层的一种高度组织化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形状。
4.黏菌(slimemolds) 非光合作用、无细胞壁、产子实体结构(细胞黏菌)或者为原质团(非细胞黏菌)的真核生物。
5.原质团(plasmadia) 亦称变形体,是非细胞黏菌大小和形状不固定的营养体。
6.假原质团(pseudoplasmodium) 由饥饿状态的细胞黏菌聚集后所形成的结构。
7.变形虫方式运动(ameboidmovement) 原生动物以细胞质流动进行移动的一种运动方式。
第十四章 感染与免疫
一、术语或名词
1.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organism) 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又称病原体(pathogen)。
2.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 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的细菌,又称机会致病菌。
3.免疫(immunity) 生物体能够辨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称为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 机体在种系发育过程中由遗传得来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可抵御任何外界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又称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
下一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讲义 详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