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3)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都是主体运用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实践活动是以主体实际改变客体、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活动是以主体观念地改变、占有客体为目的的活动。认识主体是以某种方式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活动的人,包括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四种形式。认识主体是由知情意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直接担负认识功能的是主体的理性结构,即人的现实的认识结构。以情感和意志为主并包含信念、理想、习惯和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起着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作用。认识客体是指进人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观念把握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认识客体以自己的多种属性、结构、层次和关系制约着主体对它的认识,既决定了主体对它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也决定了主体对它进行认识的“程序”和“规则”。认识中介是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它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知识)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
3.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信息的过程。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能量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反映过程也是信息的交换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主体认识客体就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从客体中获取信息,并经过加工、改造即信息变换,使之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具有同构异质关系的观念系统的过程。第一步是通过认识工具的参与以及感觉器官的作用,把客体以物理、化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形态的信息转化为能被人的感官接收的关于客体特征的信息;然后再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将其变
为适于主体思维进行操作的编码信息;最后是经过人脑的再加工和再反映,形成观念信息。认识的主体就是凭借能动的、自觉的活动对观念信息进行逐级深化的思维操作,不断深化着对客体本质的反映。
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重要作用。选择是反映者由其自身的需要、结构、特性以及客观
上一篇:户外拓展训练标准流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