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情境教学培养学(5)

时间:2025-04-20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2、听觉的观察

听觉的观察可以在脑中留下各种声音的映像,这是其它观察形式替代不了的。听觉给学生营造表现内容的情境,帮助他们对已有形象进行积累。听觉中对情境感知的越丰富,累积的已有形象就越多。如《美丽的大自然》一课,教师先让学生欣赏大自然潮水声音的录音,先是“舒缓轻柔的海浪声”再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最后,“那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发出山崩地裂的声响 ”。学生从开始陶醉在优美的情境之中逐渐生成气势磅礴的情境氛围,其间右脑充分受到了刺激。在这种情境的推动下,学生的脑海里闪现出一幅幅潮水翻滚的场面,促进了学生联想和想象力的发展。

3、触觉、味觉的观察

触觉、味觉的观察同样会把学生带进美术情境中,有利于学生对形象的认识。例如《多样的饼干》一课,师生一同出示自己喜爱的饼干。看一看饼干的形状,尝一尝饼干的香脆, 摸一摸饼干的质地。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借助实物投影的功能对物体采用放大、对比、冷冻等方法,引起他们对饼干线、形、色、质的不同情感体验,总结出不同的颜色会有不同的味道。偏暖色的饼干味道一般是酸、甜;偏冷色饼干给人一种凉爽的味道。学生们的兴趣高极了,在品尝时,教室里即安静又愉快,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情境氛围。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4、动觉的观察

传统的美术课比较重视视觉的观察,(植物、动物、活动、事情、人物),很少注重动觉的观察。事实上,动觉的观察也是营造美术中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自然界中的花纹—树》一课,课前教师鼓励学生与父母一同走进大自然,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大自然中多彩的树纹,美术情境在他们用多种方法观察记录树纹中形成。课上教师把学生生活中真实的情境迁移到课堂,让学生用动作表现在自然界中有什么样的树形。调动学生自己内心感觉,把这种感觉变成动作的表露。他们既新奇,又有些胆怯,但又想尝试。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纷纷用肢体语言表现出大杨树、柳树、紫藤等多种植物的形态,学生在美术情境的伴随下对树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通过情感交流营造美术教学中的情境

1、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美术教学中的情境

传统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呈线性的模式,而现代美术教学的情感流动呈交互式的网络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同时,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阳光雨露。老师上课要充满感情地投入,未上讲台先有情,走上讲台更有情!对教材有情,对学生有情,对艺术有情。无情的教育无力,无情的教学无味。只有教师情感的充沛才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只有教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情境教学培养学(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