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试题及答案(2)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为无偿;而地役权可以有偿,也可无偿,且大都是有偿的。
(5).从受到损害后的救济请求权上,相邻关系受到侵害后,不能直接以相邻关系为基础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而应该提起所有权的行使受到妨害之诉;而地役权受到损害之后,受害人可以直接提起地役权受损害的请求之诉。
三、论述题
1、论对所有权的限制。
根据辞海的解释,限制就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对所有权的限制就是所有权行使的时候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受限制的所有权。 现代社会对所有权限制之特点
一、对传统物权的绝对性理论进行反思。
由于传统物权法中认为所有权神圣,故而限制较少。从罗马法中和法国民法典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为了避免对私人利益的干涉而做出的较小限制外,别无其他限制。但是现代社会,物的威力已今非昔比,如不加以限制,(1)势必破坏环境,使人类居住空间日益恶化。因为我们在使用物的过程中会制造大量的污染,这都是农业社会中没有遇到的问题,但现代社会必须加以关注,因而限制在所难免。(2)势必使有限资源消耗殆尽。现代社会人口多而自然资源日寡,人类在法律形式创设之公司制度、在科学上发明之机器设备,莫不为转化、利用、加工、消耗物而设计。在此情形下,必然对所有权有所限制,以保护面临枯竭之资源。如保护野生动物、禁渔期设立,都是对所有权取得上的限制。
二、从只重利用到利用和涵养并重
现代社会对所有权取得必须加以限制,人类取得能力比农业社会大大加强,若不限制,有限资源势必消耗殆尽。如无主物之先占制度,显然在现代社会的适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
物权法重点的转移
定分止争——>物的利用——>利用涵养并重
且不说象藏羚羊、大熊猫这样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就是青蛙也不能适用无主物之先占制度了。与此同时,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区域中生物;同时禁止采伐原始森林,以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这些限制都是农业社会所没有的。
三、从片面物权到全面物权
片面物权就是只讲对物之权利,而不讲对物之义务。权利与义务一致是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不应违反这条原则。但是,物非人,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对物权的滥用加以对抗,在强大的人类面前,只能俯首帖耳、听天由命。这里笔者提出全面物权观念,就是说物权也要承担义务,即《魏玛宪法》提出的所有权要承担社会义务,但笔者要补充的是,所有权人还要承担对物的义务,即涵养、保护、不虐杀等义务。现代社会对此问题已有所重视。
四、从单方面限制到全方位限制
首先有取得的限制。比无主物之先占取得显然受到限制。野生动物应当严格加以保护。其次有占有限制。如枪支只能由特定主体持有。再其次有使用的限制,如风景区建筑物要符合规划要求。再次有收益的限制,如出租车要取得营运许可证才能营运。最后有处分的限制如垃圾分类管理,不能乱堆乱放。
正确认识对所有权限制
首先应当明确所有权神圣的观念。对所有权的限制并不是说它的性质就变成
上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一模块测试题
下一篇:交通运输设备拆装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