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 4(7)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四版城规原理课后习题
①日本京都 1991年京都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中,按“保护、再生、创造”的理念划分为三个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保护区、以调和为基调的中心复兴区、城市新功能 集聚区。作者认为京都的这种规划模式充分利用了历史城镇的两种保存方式:冻结保存(表现在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保护区)和复原保存(表现在以调和为基调的中 心复兴区)。同时,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划分出城市新功能集聚区的做法针对性强,便于该区域迅速地规划建设,没有“担心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的忧虑。京 都的区域划分和贯彻三理念的发展模式,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也促进了其他新产业的发展,使城市活力焕发。
②江苏苏州 苏州采取保存古城基本格局,控制古城内建筑高度,疏散一部分古城人口,向城市两侧发展的策略城西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城东为工业园区。作者认为这种规划模 式比较传统,向一侧或两侧发展基本不会使古城区发生大的变动,利于保持古城面貌。虽然东西两个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要穿越古城区,会给古城造成一些影响,但 由于苏州在交通规划方面采取了措施(如限制车辆在某些古城街道通行),又弥补了这种缺陷。总的来说,苏州整体规划建设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不足之处——
① 面对经济增长、人口急增、城市化十分紧迫的局面,我们缺乏现代理念的应对之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阶段性弱化。
② 全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对文化遗产存在不正确的认识。 ③ 法制意识淡薄,公民依法办事、政府依法行政的自觉和氛围远未形成。 ④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不完善,给地方政府逃避法律责任、行政不作为以可乘之机。
改进方向——
①强化政府职能,将监督落到实处:在实际实施时,一些行政部门带有经济利益主体的性质,把考察和审批作为了一个象征性 的程式,落脚点却放在了收费上。这种工作性质的改变对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很不利,所以强化政府职能十分必要。尤其在历史文化遗产存在区域内,政府在建设单 位递交项目建议书之后,应严格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对可能产生文物危害的项目,令其合理修改方案,做到文物保护的万无一失。监督工作落到 实处,才有成效,同时,也能更好树立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上一篇: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
下一篇:空气-蒸汽给热系数测定_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