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 4(3)

时间:2025-04-21

四版城规原理课后习题

有固化太阳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城市水循环,调节小气候,环节温室效应等作用,在城市中承担重要生态功能。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意义,就是通过绿地的系统规划,制定相关法规和建设标准,以确保城市人工环境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一遍在城市和其周边更大的成神话区域内将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以换取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17.1以山地城市为例,如何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山地城市的特点:山地城市广义上指的是建立在山区或者是地区坡度较大的地方的城市,其防灾体系的构建与平原地区的城市有着明显的地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地面坡度带来的道路,建筑,管线布置方式的不同,以及山地特点带来的地质危害,如泥石流、滑坡等所引起的特定灾害的预防系统。

城市防灾系统主要包括,消防,防洪(汛、潮),抗震,人防以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关于山地城市防灾系统的构建方法:

①消防系统:山地消防由于其城市特点带来的道路系统的关系,消防不便,因此对于消防预警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是建立完善的消防体系,如提高消防栓的密度等。普及消防常识教育,提倡大众消防。

②防洪系统:山地城市的防洪系统,主要是对于山洪的预防、预警与减灾。主要包括对山洪的预防,如山体的绿化及造林等,建设有效的山洪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山洪的地区重点治理与预防以及对山洪发生地的及时救援救灾系统的建立。此外,对泥石流,滑坡等,同样设置防灾系统。

③抗震系统:山地城市多处于地震多发带,由于地理特点,山地城市的地震带来的危害就可能更大,主要表现在疏散与救援两个方面。因此山地城市的抗震工作,要做到:设立固定的避震疏散场所,建筑强制规定达到一定抗震标准与安全逃生要求,设立地震灾害救援机制。

④人防系统: 建立人防警报通信系统,及时指导居民开展防护;建立 人防工程或疏散基地,保证居民的安全隐蔽;四是组织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及时消除空袭后果;五是普及人防知识和防护技能,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人防机构协助社区、企业等制订防空袭、防灾害预案,保证一旦遭受敌空袭或灾害,能够立即组织居民进入防护状态。

⑤生命救灾系统:高标准投放,地下化,节点防灾,提高备用率。

17.2如何理解新能源在城市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 4(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