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 4(2)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四版城规原理课后习题
城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城市颗粒物污染既有相似的特征,又有不同的特点。作为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城市都面临着某些相似的问题,例如扬尘、二次生成、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是大多数城市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在制定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方案时,既要考虑城市所在地区的共同特征,又要因地制宜,考虑每个城市的个性特征。
①政策法规层面,修订《大气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大气法对防治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大气污染颗粒物控制PM10基础上将加强PM2.5控制,《大气法》中的一些条款不适应大气颗粒污染物控制目标,操作性不强,实施难度很大,尤其是大气颗粒物污染条款需要修订。建议在立法目标、行为规范、法律实施程序、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丰富大气法内容,加强其可操作性。
②技术层面政策
A)完善城市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随着对大气颗粒物治理措施的落实,我国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已经呈现改善的趋势,PM10已经得到一定的控制,粒径更小,对健康、能见度影响更为重要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问题受到关注。建议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源解析的研究,完善包括PM10,PM2.5在内的城市群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管理体系。
B)加强颗粒物污染物(SO2、NOx、挥发性有机物等)监控系统建设
由于二次颗粒物是由气态前体物在大气环境中被氧化而产生的,对二次组分的控制措施也要从两方面展开。首先是控制二次颗粒物组分的气态前体物,其次是控制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的关键物种的排放。建议制定NOx 排放相关法律和标准,调整空气质量标准中NOx的浓度。
C)控制燃煤源点源和面源
进一步推行热电联供,煤气化工程等措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减缓机动车尾气排放
对机动车尾气源的控制,需要通过加强道路的管理与建设来实现,建议严禁超标车辆的行驶,逐步淘汰较高污染的车辆。
E)控制扬尘和区域生物质来源
实施城市绿色生态工程,建设城市森林系统,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加强区域间协调,建立农村生物材料的回收系统,提高稻草和甘蔗等生物质的综合利用。 F)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颗粒物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是从源头解决污染排放最为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颗粒物排放,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16.3如何构建具有生态积极意义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做为城市中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载体,是城市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具
上一篇: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
下一篇:空气-蒸汽给热系数测定_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