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 4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四版城规原理课后习题
第四篇 城市专项规划
15.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6.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
17.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18.城乡住区规划
19.城市设计
20.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
21.城市开发规划
22.城市规划管理
15.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15.2如何确定城市交通系统的组织方式?
15.3低碳城市对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6.1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制定目的是什么?他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则样的意义?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要点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同,生态敏感性的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它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
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地方上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其导致的结果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认识客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生态环境主要生态过程、服务功能特点和人类活动规律进行区域的划分和合并,最终确定不同的区域单元,明确其对人类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大小,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生态建设政策的制订和合理地环境整治。而这些正是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
16.2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的策略与措施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实施工业污染防治、点源面源集中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综合措施,尽管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但城市空气污染严峻的形势并未发生根本转变。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污染物超标情况严重;二氧化硫浓度依然维持在高水平,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2~4倍。虽然达标城市的比例从31.1% 提高到38.6%,未达标的城市比例从40.5% 下降到30.3%。 但是随着城市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已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机动车复合型污染转变,增加了控制与治理的难度。
上一篇: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
下一篇:空气-蒸汽给热系数测定_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