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别了,武器》 的叙事艺术(6)

发布时间:2021-06-06

一意抢救病人于危难,反而为环境和疾病所污染。又如军队里的神甫,纯朴友善,受尽军官们的挖苦讥笑,但他坚持宣扬基督的爱,始终不离岗位。尽管海明威只擅长描写硬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没有什么鲜明的个性。但本书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却是一个例外,她成了海明威所注重的勇敢、坚忍的人性的完美化身:拖着怀孕之身,还敢于冒着大风雨,冒险追随爱人连夜奔往瑞士。在难产的手术台上,还与死神搏斗了好几个小时。就是在极端疲倦和痛苦中,还能坚持安慰她的爱人亨利说:“好的,我今夜会来陪你的。”凯瑟琳是海明威笔下最使人难忘的形象,象征着爱情可能超越死亡。尽管海明威书中所描写的是一个残酷战争下的爱情悲剧,他仍刻画了一批在恶劣环境下执著遵循一定准则的勇敢者,通过他们赞美了一些精神品质,表达情感。从而产生人性的升华,甚至超越死亡。

除了以上“景”和“人”两方面的具体事例外,海明威更愿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抽象的人的命运。在凯瑟琳的生命垂危之际,亨利痛苦地感到,生活在遍地战火的“悲惨世界”里的人们,犹如挤在正在燃烧的木头上的一群蚂蚁,木头开始燃烧时,蚂蚁都蜂拥出来。起初向着火的中间爬,接着转回身向木梢爬· ,一可是无论朝哪里爬,都难逃厄运,像凯瑟琳一样,一些很快就被烧死;另外一些,如亨利一般,尽管逃脱了在战壕里被炸死的危险,又从战地警察的枪日下死里逃生,但是已是身心伤痕累累,难以愈合;还有一些像挤在木梢的蚂蚁,他们恐惧着,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绝望地等待死亡。如果某些人想像亨利一样,试图用手中杯子里的水去灭大火,可是那一点点可怜的水对凶猛的烈焰又怎能奈何?是根本无济于事的。结果只能是水泼了,杯中空空,还是解救不了那群蚂蚁。总之,大火像死神一样,最终要吞没所有的人。在这种世界末日的可怕图景中,蕴涵了作家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它似乎在象征着:在人生这个苦难里程中,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世界要打碎每一个人”。凯瑟琳给打碎了,亨利又能怎么样呢?战争使他的信念破灭,可是和平也照样使他的理想成为泡影。你能永别武器,离开战场,却不能永别人世纷争,任何美好的愿望与追求都不能见容于冷酷的社会,因此人们所能做到的最大成就无非是英勇地斗争与不失尊严地死去。燃烧着的木头上的蚂蚁和“杀死最优秀最勇敢的人”的世界,似乎在向人们证实:人生是悲剧的。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象征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深层涵义,海明威所抨击、否定的不仅仅是帝国主义战争本身,而造成这场战争的整个残酷的资本主义社会也罪责难逃。同时我们也感到,海明威在这里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悲观主义思想,确切地说,是一种悲剧感和悲剧意识。从美学角度讲,表现的是一种完美的,使人有所启迪的悲剧形式。

3 精炼含蓄的语言风格。

说到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不得不说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一九三二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 午后之死》 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其后,海明威又多次作过这样的比喻。海明威的这种形象的比喻,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兴趣。对于“冰山原则”,海明威自己在《 午后之死》 中有一个解释:“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所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似的。”显而易见,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最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于形象之中,使之感情充沛而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 永别了,武器》 的叙事艺术(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