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重点文言文虚词18个(4)

时间:2025-07-10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序》) .

【乃】

一、作副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于是”等。例如:

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

2.表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

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二、作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

三、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等。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其】

一、作代词

1.活用为第一人称,可译为“我(自己)的”或“我的”。例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2.作指示代词,常表远指,译为“那”“那些”“那个”“那里”。例如: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3.作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例如: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高中重点文言文虚词18个(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