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重点文言文虚词18个(3)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可译为“拿什么”“凭什么”。例如:
何以战?(《曹刿论战》) ..
【乎】
一、作介词,相当于“于”。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例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例如: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3.表示比较,可译为“比”。例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
4.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给”“向”“跟”。例如: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
二、作语气助词
1.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地”“ 的样子”。例如: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郁乎苍苍(《赤壁赋》) .
凛乎其不可久留(《后赤壁赋》) .
2.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
顾安所得酒乎?(《后赤壁赋》)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
3. 用于句中,表停顿。例如:
知不可乎骤得。(《赤壁赋》) .
4.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例如: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 .
上一篇:角色扮演与幼儿教育
下一篇:禁止强迫劳工政策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