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4)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二、回归主体的学习方式设计,促进了个性化的发展
“回归主体”是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的变革的核心概念,所以学习方式的设计应更多地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主体精神的唤醒和主体潜能的发展。
我们曾经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严谨”“提问精细恰当”“过渡语言周密设计”等等孜孜以求。曾经以为一堂好课应该密不透风,滴水不漏,应该精雕细琢,完美无暇。有时为了上好一节研究课,我常常把课堂教学中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写下来,有时还对着镜子排练教案。现在看来,这种把学生的认知起点假想为零,这种所谓的结构严谨、由易到难,只是我们老师从成人视野来预设数学学习过程,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小步子乒乓式问答,看上去进程流畅,学生答错率很低,但这恰恰掩盖了学习的本来面目。我们应认识到,课堂不是舞台,学生不是道具,教案不是剧本,教学不是表演。课堂应该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场所,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
前者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被禁锢起来,整个特征的研究过程井然有序,结论的出示也像是水到渠成。
后者,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有不同意见而怕耽误课原先的进程,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而展开探究。在对特征的研究学习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显然,由于教师的“放手”,最后留给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很少,但是这样的机会要给我们的学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机会就等于能力。
上一篇:日语阅读理解练习[1]1
下一篇:变压器渗漏油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