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企业慈善——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3)
时间:2025-07-04
时间:2025-07-04
口环节的增值税;发挥了税法对企业投身慈善事业的激励作用。这些都反应出我国对企业慈善捐赠的积极鼓励态度。帮助有关组织或个人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四,行动后果的肯定性。企业慈善行为必然会使更多的人了解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而这中无形的社会资产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企业的一种软竞争力。最起码,就目前各企业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因为企业慈善捐赠而使企业亏损或倒闭或者声誉受损的,除非是企业在慈善捐赠的过程中出现了“诈捐”现象。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我们可以为企业参与慈善事业权衡一下利弊,可通过下列算式表现:
直接税收优惠 + 社会效益 >> 企业付出代价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慈善是完全符合企业理性行为条件的。那么,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我也不否认有些企业存在纯粹性的只为慈善而参与慈善的行为。
三、 企业慈善——培养企业志愿服务意识
根据上述对企业慈善的界定,从企业捐赠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将企业慈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向有需要的组织或个人提供财物;一种是向受赠人提供志愿服务。
(一)企业捐赠财物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企业很难去收集社会各个角落弱势人群的信息,也很难去辨识哪些人或组织处于急需帮助的状态。而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个人或组织又不可能直接去企业募捐,这时慈善组织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此,企业慈善捐赠这种将企业财富让渡转移到受助者的过程一般涉及到三个主体:企业、受助者与慈善组织。并且通过接受捐赠、管理资金和实施慈善三大环节完成,并且三个环节紧密相联系,可通过下图来展示企业通过捐赠财物来达到慈善目的的过程。
图一:慈善捐赠流程
捐赠财物 实施慈善活动
下一篇:公历与农历干支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