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历史与文化风俗.docx,,(19)

发布时间:2021-06-05

湖南文化

溪州铜柱是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土司王彭仕愁划分疆界所立的界碑,真实记录了距今1000多年前湘西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楚王马希范的斗争历史,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历史的宝贵资料,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千古名胜,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末年到五代时期,湘西为楚王马殷父子所据,马氏委土司彭王咸为溪州刺吏,辖永顺、龙山、保靖等县。马希范继马殷位,溪州由王咸子彭仕愁袭刺吏。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锦州(今麻阳)、奖州(今芷江)、溪州(今永顺)少数民族万余人,为反对楚王统治,由彭仕愁率领东出,取长、澧二州。马希苍率兵五千迎战,结果彭仕愁失利,马氏亦损兵折将,双方只好罢兵盟约,以告诫后人,盟约镌于铜柱,立于边陲。

溪州铜柱原立在溪州故城。《湖南通志》记载:下溪州故城在今永顺县东南的会溪坪。现存于永顺县王村溪州民俗风光馆内。铜柱为纯铜浇铸而成,中空,八棱稍圆,每方宽25厘米,高39.8厘米,直径39厘米,重约5吨。铜柱上刻 “溪州铜柱经”共25行,3000余字,皆为秀丽楷书。柱上刻有楚王不得在彭仕愁统治的诸州任意征收赋税,抽派差役,强买溪货;诱逃人户和任意兴兵讨伐等条款;还写定铜柱上方诸州为彭氏管辖,下方为马氏所属。铜柱的铜值精纯光润,虽经千百年风雨洗刷和霜冰侵蚀,也毫无剥蚀磨损现象,是我国古代铜稀有的艺术珍品

出浏阳城东71公里,走进风景雄奇幽险的大围山森林公园北麓,有一处被称之古镇的集市。沿集市东行至湘赣交界的横山界,分布着一个李姓宗族。

素有浏东第一大姓之称的李姓,人口达2156人。《浏东李氏三门族谱》及《新唐书》记载:浏东李氏为唐太宗皇帝十四子曹恭王李明后裔。后世在江西地区世袭繁衍。明洪武初年,李氏一族为避难迁居浏东。自此,大唐王脉支分浏东。开启了它在浏东大地600余年的沧桑历程。数百年来,浏东李氏重教尚武,爱土爱国,人才辈出。明嘉靖年间,宗伯公以文章致通,授翰林院编修;明永乐年间,襄敏公抗击倭寇战功卓著,官拜南京兵部侍郎;清代以来,浏东李氏家族以文治武功致仕者难以胜数。

在浏东李氏宗族聚居之地的濠溪、黄花洞、黄泥坳一线,随处可见与李氏家族相关的历史遗迹,代表性的遗迹为“一庙一桥五祠堂”以及湘赣交界的横山关门、上庄古城墙。其中李氏家族宗祠建筑群最具特色。这批宗祠建筑以李氏家庙为核心,呈东西向放射状分布。中部为李氏家庙,西部为华公祠,东面依次为猷公祠、仁公祠、凤公祠和能公祠。李氏家庙、华公祠相对保存较好,古朴肃穆的青瓦砖墙,高耸的飞檐翘角,尽显百年古风。

靖港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离长沙城区约为30公里,属长沙市辖县望城县所辖。靖港镇是一个古镇,从前是益阳、宁乡、湘阴以及靖港地区农产品的集散地,曾有“小汉口”之称,1957年沩水河改道,由新康(乡)注入湘江后,繁华地位渐渐逊色,目前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至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靖港在古代名“沩港”,靖港之名相传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唐朝初年,大将李靖奉唐高祖之命,领军击败萧铣以平定江南,并镇守长沙湘江一带。他的兵营驻扎在沩港(“沩水港口”)。李靖治军有方、军队纪律严明,很受老百姓爱戴。李靖离开长沙去漠北之后,人们一直很怀念他,于是就把他驻扎过的“沩港”改为现名“靖港”。1851年,太平军在此大败清军,清军主帅曾国藩“愤投水”,为幕僚所救,“得不死”。

曾为望城境内第一繁荣集镇。“早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

湘中古镇靖港,处伪水与湘水交汇处,昔时因水上交通便利,仰舟楫之利,上至长沙、湘潭、宁乡、益阳,下至湘阴、安乡、岳阳、武汉等地的船只络绎不绝途经于此,湘米、淮盐、花生、园茶、大豆、禽蛋、绸布、棕麻等据此集散,南来北往商贾云集,镇上米行、药号、屠房、钱庄、布市、酒楼、戏院、歌坊林立,是一处非常繁华的江南名镇。有“小汉口”之誉。小镇沿河而建,一条麻石街蜿蜒曲折,长达数里。临河一面房屋傍水而立,俨有沈从文笔下湘西“吊脚楼”之风韵。

湖南历史与文化风俗.docx,,(1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