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4)
时间:2025-04-27
时间:2025-04-27
临床实验室认证标准
31《内部校准要求》。
使用配套分析系统时,可使用制造商的溯源性文件,并制定适宜的正确度验证计划;使用非配套分析系统时,实验室应采用有证参考物质、正确度控制品等进行正确度验证或与经确认的参考方法(参考实验室)进行结果比对以证明实验室检验结果的正确度。
如以上方式无法实现,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信度的证明:参加适宜的能力验证/室间质评,且在最近一个完整的周期内成绩合格;与使用相同检测方法的已获认可的实验室、或与使用配套分析系统的实验室进行比对,结果满意。
5.3.1.5 设备故障修复后,应首先分析故障原因,如果设备故障影响了分析性能,应通过以下合适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检测、验证:
(a) 可校准的项目实施校准验证,必要时,实施校准;
(b) 质控物检测结果在允许范围内;
(c) 与其他仪器的检测结果比较,偏差符合附录A.3的要求;
(d) 使用留样再测结果进行判断,偏差符合附录A.5的要求。
5.4 检验前过程
5.5 检验过程
5.5.1.2 检验方法和程序的分析性能验证内容至少应包括正确度、精密度和可报告范围。
5.5.1.3 如果使用内部程序,如自建检测系统,应有程序评估并确认正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分析性能符合预期用途。
5.5.2生物参考区间评审内容应包括:参考区间来源、检测系统一致性、参考人群适用性等,评审应有临床医生参加。临床需要时,宜根据性别、年龄等划分参考区间。如果建立参考区间,样品数量应不少于120例,若分组,每组的样品数量应不少于120例。验证参考区间时,每组的样品数量应不少于20例。
5.6 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
5.6.2.1 应制定室内质量控制程序,可参照GB/T 20468-2006《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内容包括:
(a) 使用恰当的质控规则,检查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b) 质控物的类型、浓度和检测频度;
(c) 应通过实验室实际检测,确定精密度质控物的均值和标准差;更换质控物批号时,应新旧批号平行测定,获得20个以上数据后,重新确定新批号质控物的均值。
5.6.2.3 绘制室内质控图,可使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和(或)Z分数图。质控
上一篇:中国100个常用高频汉字
下一篇:归去来兮辞上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