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0国学堂--智慧箴言(5)

时间:2025-07-13

“自我”也是我们主观从大变化、大造化中,截取了一小段现象,假设的观念。其实我们与天然宇宙是一体的,生老病死都与宇宙整体没有分开过,没有真正独立的个体,真独立就不会彼此发生关系、彼此知道了,个体是相对比较的观念,是在整体的背景中相比较的。所以,“我、你、他”“心、物”“生、老、病、死”“得、失、成、败”“吉、凶、祸、福”“如意、不如意”“苦、乐”……都是在先天一体不二的背景内,后天假设的观念,但我们却当真了、执着了、习惯了,习惯成自然,习惯到自己甚至觉察不到。于是,我们就被这些假设的观念随时左右着心境,颠颠倒倒,永无宁日。

于是,改变“意”,从“意”的不良习惯、观念体系中超脱出来,就可以从苦恼、烦恼、困惑中解脱出来,变成自在、大自在。我们要从“意”的篮子里,丢掉不好的观念、习惯,更新为好的智慧的观念、习惯,把握好“意”这个方向盘,将其转向为通往智慧自在喜乐;改变“意”这个杠杆的使用方法,用智慧与慈悲的砝码撬开、对冲掉一切烦恼困惑。

但是改变旧的观念、习惯、格局是很难的,因为旧的观念习惯已经成系统,势力很大了。所以,人的自我改善也是很不容易的,如同爬沙子山,爬几步就退一二十步。所以人们在改善自己时,常感到挫折与无奈。但是,你可以培养新的好习惯,旧的习惯摆在一边维持现状,每天培养一点点新的习惯,如同种一棵树种,每天浇浇水,培养一点,付出不多,压力不大,时间长了,新的习惯力量就成长壮大为大树了,可以依靠了。如此,一个个新的好的习惯、观念系统的培养,慢慢就形成壮观的森林了,旧的习惯势力自然就被替代了。

好习惯、好观念很多,古今中外一切圣贤们乃至普通百姓的经验总结,变成很多至理名言,可以选择了种到心田中,慢慢培养变成新的习惯,建立好的心理习惯、生活习惯,会受益终身乃至无穷。比如:知足常乐,少私寡欲心自安,为善最乐,知道一切各有因缘而不强求,知道一切都在变化而因势利导,尽心尽力而后随缘安心,……,很多很多,以后我们会陆续介绍。

12580国学堂(第25期)

今天为大家讲述篇章:《智慧箴言》--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告诉我们出来做事、工作,要有这么一个心态。“君”代表上级;“事君”表示跟上级、领导一起做事,其实就代表出来做事、工作;“事”代表工作,“食”代表薪水、待遇。

“敬其事而后其食”,是说不要先想着赚多少薪水,先想着升官发财,那就本末倒置了。应该怎么样呢?应该首先想着“敬其事”,对工作、事情的态度很敬重、严谨,决不马虎、轻率、懒惰、疏忽,务求尽心尽力做好,不出差错。把工作做好是因,待遇合理是果,不是不能谈薪资,而是这个本末的因果不能倒置的。

现在求职招聘时,也会先谈薪资,但参加工作以后,还是要抱着“敬其事而后其食”的心态,先把工作做好为本。

12580国学堂--智慧箴言(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