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组胚名词解释(8)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频率:1
29、闰盘(组成、光镜下形态特点、电镜下位置和连接结构)
闰盘由相邻心肌纤维的突起嵌合而成。光镜下,在HE染色标本中呈横行或阶梯状粗线。电镜下,闰盘位于Z线水平,在横向连接的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在纵向连接部分有缝隙连接
频率:3
30、顶体反应(定义)
获能精子与卵子放射冠接触时,其顶体前膜与精子的质膜发生局部融合,形成许多小孔,顶体内所含的酶从中释放出来,溶解放射冠和透明带的反应。
频率:1
31、突触(定义、细胞组成及功能)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电镜下,化学突触的结构可分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出后成分。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
频率:3
32、网织红细胞(正常值、结构特点、功能)
正常值:占成人外周血红细胞的0.5%-1.5%,新生儿可达3%-6%。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用煌焦油蓝活体染色可见该细胞内含蓝色的细网或颗粒,为残留的核糖体。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
频率:2
33、生发中心(位置、结构特点)
生发中心位于次级淋巴小结,可分为明区和暗区。暗区主要由大型B细胞组成,明区主要由中型B细胞组成。
频率:1
34、脐瘘(产生原因及临床表现)
由于卵黄蒂未退化,导致在肠与脐中间残存一瘘管,粪便可通过瘘管溢出。
频率:1
35、肝小叶(定义及组成)
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胆小管组成。
频率:2
36、朗格汉斯细胞(定义、分布及功能)
表皮内的树突状抗原呈递细胞,分布于表皮棘层浅部。能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给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频率:1
37、软骨内成骨(定义和部位)
由间充质先形成软骨雏形,然后软骨不断生长并逐渐被骨所替换的骨发生过程。四肢骨、躯干骨、颅底骨
38、动脉周围淋巴鞘(定义、细胞组成和意义)
构成脾白髓的一部分,是围绕在脾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等构成。属于胸腺依赖区,当机体执行细胞免疫应答时,活跃增殖。
39、脊索(形成过程、作用和分化)
在原条形成胚内中胚层的同时,原结的细胞增殖,经原凹向深部迁移,在内、外胚层之间中轴线上向头端生长,形成一条细胞索,称脊索。可诱导其背侧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管,最后退化为人脊柱椎间盘的髓核。
40、三联体(定义和部位)
骨骼肌纤维的A带和I带交界处,肌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横小管,肌浆网在两条横小管间纵行排列形成纵小管。在靠近横小管处膨大会合称为终池。横小管和它两侧的种池构成三联体。
41、胃黏膜屏障(定义)
上一篇: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漫谈
下一篇:卫生监督协管制度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