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组胚名词解释(4)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管和远端小管由分别包括曲部和直部,肾小管的功能为重吸收原尿并具有分 泌功能。 血睾屏障——位于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包括间质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 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紧密连接是构成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 睾丸间质细胞——是分布于睾丸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中的一种内分泌细胞,细胞体 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HE染色胞质嗜酸性,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 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可分泌雄激素。 排卵——垂体释放大量LH使卵泡发生一系列变化,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 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该过程称排卵,约发生在月经周 期的第14天左右。 黄体——排卵后,残留于卵巢内的卵泡壁连同壁上的血管一起向卵泡腔塌陷,在LH的 作用下,逐渐发育成一个体积较大又富有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 故称黄体。它由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组成,可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松 弛素。 卵泡——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包绕在其周围的卵泡细胞组成,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原 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三个阶段。 视盘——视网膜鼻侧,视神经穿过处,无视细胞,无感光功能,为生理性盲点。 黄斑——正对视轴的视网膜处的一浅黄色区域。中央凹陷称为中央凹,因为此处只有色 素细胞和视锥细胞,且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和节细胞之间形成一对一的突触关 系,因此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螺旋器——听觉感受器,膜蜗管下壁基底部上皮增厚形成,被螺旋缘伸出的盖膜覆盖, 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毛细胞为有感觉功能的上皮细胞,其兴奋后,可 将冲动沿耳蜗神经传向中枢,产生听觉。 植入——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从受精后5-6天开始,11-12天结束, 正常植入部位在子宫底或子宫体。 无脑儿——神经管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可分化为脑和脊髓等,如果神经管的前神经 孔未闭,将会导致无脑儿畸形。 胎盘屏障——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合体滋养层,细 胞滋养层和基膜,绒毛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组成。 唇裂——上颌隆起与同侧的内侧鼻隆起未愈合所致畸形。 腭裂——多由正中腭突与外侧腭突未愈合而致。 回肠憩室——又称麦克尔憩室,是距盲部40-50CM处回肠壁上的一个小的囊状突起, 这种畸形是由于卵黄蒂近端退化不全引起的。 先天性脐疝——是由于脐腔未能闭锁所致,脐部残留一腔与腹腔相通。当腹内压增高时, 肠管可从脐部膨出。 脐粪瘘——卵黄蒂完全未退化,在肠于脐之间残留一瘘管,粪便可通过瘘管溢出。 多囊肾——由于集合小管与肾单位的远曲小管未接通,使肾小管内尿液积聚,肾出现许 多大小不等的囊泡(常见于皮质),故称多囊肾。 双子宫——是因左右中肾旁管的下段未愈合所致。 房室膈缺损——最常见的为卵圆孔未闭,可因下列原因产生:1)卵圆孔瓣出现许多穿
孔;2)原发膈在形成继发孔时过度吸收,形成短的卵圆孔瓣,不能完
全遮盖卵圆孔;3)继发膈发育不全,形成异常大的卵圆孔,正常发育
的原发膈形成的卵圆孔瓣未能完全关闭卵圆孔;4)原发膈过度吸收,
上一篇: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历程漫谈
下一篇:卫生监督协管制度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