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组胚名词解释(2)

时间:2025-04-21

24. 闰盘——心肌纤维之间的细胞连接,电镜观察由桥粒,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构成,在心

肌细胞间其机械连接和信息传递功能。

25.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

成,它是肌纤维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6. 尼氏体——均匀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胞质内,光镜下具有强嗜碱性,呈颗粒状或

团块状,电镜下是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表明神经元具有活跃的

蛋白质合成功能。

27.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的细胞连

接。

包括电突触和化学突触,化学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三个

部分组成。

28. 郎飞结——在有髓神经纤维,由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膜包绕轴突形

成结间体,相邻两个结间体之间的部位狭窄,称郎飞结。这一部分的轴膜部

分裸露。

29. 血脑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神经胶质界膜构成。脑的毛细血管为连续型,

内皮细胞之间由紧密连接封闭,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可阻止

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但能选择性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顺利通

过,

以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0. Purkinje细胞——是小脑内唯一的传出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小脑皮质分子层与颗粒层之

间,树突向外伸入分子层,轴突向内经颗粒层伸入白质。

31. 血窦——又叫窦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窗孔,细胞间隙较大,基膜可有可无,是通透

性最大的一种毛细血管。

32. 静脉瓣——由静脉内膜凸入管腔摺叠而成,表面覆以内皮,内部为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

织。静脉瓣的游离缘朝向血流的方向,可防止血液逆流。

33.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离开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最终经淋巴管进入血循环,部分

淋巴细胞又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返回肘窝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

内,如此反复循环,称淋巴细胞再循环。参加再循环的多为记忆性

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发挥免疫监视作用,

有利于识别和发现抗原,以扩大和提高免疫应答能力。

34.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内皮细胞为立方形,又叫高内皮微静脉,血液内的淋巴细胞可

穿过内皮细胞胞质由此进入淋巴组织,它是淋巴细胞再循环途径

的重要部位。

35. 血胸腺屏障——位于血液和胸腺皮质之间,包括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内皮细胞间完整的

紧密连接;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等);胸腺

上皮基膜和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血胸腺屏障可阻挡血液内的抗原

物质、药物等,从而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性,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

育。

36. 胸腺小体——散布于胸腺髓质内,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小体外周的上

皮细胞较幼稚,近小体中心的上皮细胞较成熟,胞质内含有较多角蛋白,

有的细胞解体,结构不清,呈嗜酸性染色。胸腺小体功能尚不清楚,缺之,

胸腺则不能培育出T淋巴细胞。

37.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把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群称为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

第七版组胚名词解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