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10)

时间:2025-04-05

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在财政支农方面,分为直接和间接支农,直接支农主要是通过财政进行宏观调控,向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补贴等,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使农民收入提高;间接支农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等实现的,近年来,还采取了农业小额贷款的方式支持农业项目的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提高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经营方面,做的更多的是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科技下乡,比如对农民购置农业生产机械实施优惠政策,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等。在教育方面,主要是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直接投资力度和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信贷市场,使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减轻了农民投资教育的经济压力,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大大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以上分析说明,农民收入水平与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线性模型来进行实证检验。 3.1.2变量的选取与模型建立

本文在分析江西农民收入增长现状的基础上,选择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产品的商品率作为模型的自变量,因为近15年来江西农民收入的变化主要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而衡量农民收入的指标有很多,如农业GDP、农林牧渔总产值等,但是只有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农民的真实收入状况,该指标通过平均化处理消除了农业人口变动对考察农民真实收入水平的干扰,大部分有关研究农民收入问题的文献都采用这一指标,因此,本文也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因变量。

模型的建立:Y=C+C1X1+C2X2+C3X3+C4X4+C5X5+U 其中, Y——农民人均纯收入

X1——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X2——农业现代化水平 X3——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X4——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X5——农产品商品率

C、C1、C2、C3、C4、C5分别表示系数,U表示随机误差项。 3.2 数据说明

文章使用数据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1993—2007),样本容量n=15(表1)。其中农业现代化水平是机械化水平来代替的,主要用机械耕地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来衡量;农民平均受教年限均利用《江西统计年鉴》中农村住户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数据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半文盲)比例*1+小学比例*6+初中比例*9+高中比例*12+中专比例*12+大专及大专以上比例*15.5。

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