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和写作语言、阅读(2)

时间:2025-04-20

我们依稀可以想象“小狗”“小虎”和“小象”在仿写同学头脑中形成的过程。其中第三位同学的仿写多了一句“最后特选一根细长的顺插进去”。我问这位同学:“为什么多写了一句呀?多写可要扣分的。”这位同学的回答令我绝倒。他说:“老师,我觉得不多写这一句不行。不写这一句,我总觉得自己编的是一头猪……”

错得明明白白,比对得糊里糊涂要强得多!

语言表达和写作语言(二)

[练习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得写一篇话题是 宽容 的作文,可就是想不出好素材,急死我了!”我冲爸爸发火。 爸爸坐到我身旁:“别急,我帮你想想……写婆媳关系,需要双方彼此理解。” 我哭笑不得,爸爸也自嘲地摇了摇头。

又皱眉想了一会,爸爸说:“那写开车别争抢,要相互忍让?”

“摸都没摸过,怎么写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头脑里依然一片空白。我有些烦躁:“算了,还是我自己想吧!” 爸爸摸了摸我的头:“别急,慢慢想——爸知道你着急。”

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不就是宽容与理解的最好素材吗?宽容是人和人之间飞架的心桥,它的基石是爱。

请扩展短文后半部分,让“爸爸”的宽容产生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解说]这是描写语句的扩写练习。原文是一篇构思精巧的短文,但有一个明显的缺欠:因为作者对“我”的急躁、无理写得不充分,所以“爸爸”的宽容就没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凭心而论,短文前半还是做了较好铺垫的:自己写作文没有素材,却冲爸爸发火;爸爸连出两个主意,虽不甚合理,有点搞笑,却也初步展示了他的关怀与宽容,可这却更增添了“我”的烦躁。看来,“我”之所以写不出《宽容》,在于不理解“宽容”。在这种隔膜的心境下,“我”也就不可能真正去体察爸爸那一份慈爱、宽容的心怀。只靠“爸爸摸了摸我的头: 别急,慢慢想——爸知道你着急。 ”是不足以过渡到下文的理解与感动的。因此,这里需要借助来自生活积淀的想象能力,展开细节描写,把父女间的矛盾激化到某种程度,在矛盾激化中充分展示爸爸超常的宽容。让爸爸以无意为之的“身教”使女儿在愧疚中真切地理解“宽容”。矛盾化解,“我的眼睛湿润”,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见,有时看似如实地写,由于观察、体验不够,反而不真实;想象虚构,只要是站在生活逻辑的基础上,也能产生真真切切的艺术效果。

[示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头脑里依然一片空白。“怎么写,你倒是说呀?”我急得额头沁出汗珠,用笔不停地敲着桌子。[女儿用“你”称呼爸爸,可见心态失衡,神情和动作也体现着内心的焦躁]

“别急,别急,这么个小题目还能把咱们难住?”爸爸投了条白毛巾为我轻轻擦汗。 [与女儿不同,爸爸说“这么个小题目”,给女儿减压,称“咱们”,表明对女儿的支持,爸爸“投毛巾”的举动也体现着对女儿的关爱]

“别急?说得轻巧!您老人家倒是给出个主意呀!张嘴闭嘴北大中文系毕业……臭吹……”我没好气地拨拉开他的手。最后两个字我是小声嘟囔出来的,但我分明感到,它们清清楚楚传进了爸爸的耳朵。从眼角的余光,我瞥见爸爸眉头微微一蹙,只极短促的、极短的一瞬,轻风拂水般的,旋即恢复了惯有的平和。[女儿再次改换称呼,由不客气的“你”,变为嘲讽的“您老人家”,气氛越来越紧张。爸爸“张嘴闭嘴北大中文系毕业”也只是在家里说,看来这是爸爸平生最引为骄傲的事了。现在女儿情绪焦躁失控,拿爸爸最荣耀的事发泄,气

语言表达和写作语言、阅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