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信息与隐喻视译质量_基于英译汉视译结果的(3)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样本60份,每组受试各30份。
,“原文文本的持续呈现是最在视译过程中
大的障碍,它一方面影响译语的表达,一方面也
(Agrifogl-不利于默读和口语译出之间的协调”io,2004:61)。结合视译这一特点,笔者在本研
(Shle-究中将翻译质量这一“难以捉摸的概念”singer,1997:123)具体量化成三个可操作的参
、“语言表达的准确度”:“信息的忠实度”和数
(蔡小红,“译语发布的流利度(时间变量)”
2006:36)。笔者认为,这三个参数能综合全面地体现在本实验条件下译员的视译质量,既能反映翻译活动的共性,亦能凸显口译活动临场即席的特性。
为多方验证背景信息对隐喻视译质量的影响,本研究收集并考察了以下三方面的数据:1)受试视译音频,借助Audacity音频编辑软件统计每位受试每处隐喻的处理时间,并记录该过程中的停顿,通过组间对比探讨背景信息对隐
“流利度”喻视译的影响;2)受试录音转写,记录并对各处隐喻的翻译错误进行分类,运用错误观察法对两组译文进行评估;3)受试完成视译任务后的反省报告,以定性分析的方式了解受试视译的思维过程,把握背景信息在隐喻视译过程中发挥的功用。
4.研究结果与讨论
4.1视译“流利度”分析
蔡小红(2006:56)建议“以时间变量作为口译质量评估中译语流利程度的主要测定参
,数”考察依据为“话语的停顿、犹豫、自我改
。笔者在两位外邀评审正、重复及句子的长度”
分别统计了60位受试每一处隐喻处的协助下,
理的时间及过程中的停顿时间。
4.1.1隐喻处理时间
参照Jakobsen等(2007)对于视译过程中习语处理时间的计算方式,我们将隐喻视译的起始时间界定为前译文单位的语音结束瞬间,终止时间为该隐喻译文单位的语音结束瞬间。比如在例1中,我们将“生活”之前较明显的停
,“边缘”顿纳入该隐喻处理的时间之后的停顿
,“译文开口之前则不计算在内,因为总体而论
的停顿是为下文隐喻翻译所做的认知努力”(Jakobsenetal.,2007:236)。对照视译结果波
“正”形图,我们取字对应的时间点(4:49.1)为,“缘”起始时间字对应的时间点(4:51.7)为结
束时间,该隐喻单位的处理时间即为4:51.7-4:49.1=2.6(秒)。
(例1)
:“...thebillionsaroundtheworldwho原文
...liveontheknife’sedgeofsurvival...”
译文:数以亿计的人,人们,正……生活,哦,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
71
图1例1视译语音波形图
我们通过Audacity软件逐一计算出600处
隐喻表达的处理时间,进而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组间比较:1)每组受试处理10处隐喻的总时间;2)每组每位受试处理10处隐喻的时间平均值;3)每组每位受试隐喻翻译的单位字符处理时间②。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隐喻视译处理时间(单位:秒)
总时长
实验组控制组组间t检验p值
1621.521847.50
/
平均时长54.0561.58t=-2.35,p=0.013
单位字符处理时间0.320.39t=-3.13,p=0.002
出实验组近226秒,平均时长超出7.53秒;组
p=0.013,间t检验t=-2.35,说明两组受试
的隐喻处理时间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隐喻的单位字符处理时间
p=0.002,相差0.07秒,组间t检验t=-3.13,
在统计学意义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可见,视译时背景信息的获得确可缩短隐喻处理时间,帮助译员提高隐喻理解和表达的效率。译后反省报告数据显示,在理解前三处语言隐喻时,大部
“trade”分实验组受试一看到或“gap”等词汇就
“贫富差距”能快速意识到的主题,可见阅读材“经济一体化为我们带来了利益,料中但也使得
贫富差距更加突出”的背景信息正自上而下发
如表1所示,控制组隐喻视译的总时长超
下一篇:中医学专业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