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用)人教新(9)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1.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2.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二、速读课文,总体感知: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2.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总结。
明确: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
1.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合作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
上一篇:亚马逊网上书店营销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csol代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