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用)人教新(11)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过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六、课后作业:
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
①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学反思】
20 《山市》导学案 (教师用)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导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1. 语言的品味 2. 画面的描述
【课 时】 一课时
【预习导引】
1.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2.搜集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材料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蒲家庄(今山东淄川)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卒于康熙五十四年,终年七十六岁。清代短篇小说大家,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峰。“聊斋”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异”即记下一些奇闻异事。《聊斋志异》以狐鬼故事著称,但也包含极少部分自然界的奇异现象,
《山市》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①读准字音。
上一篇:亚马逊网上书店营销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csol代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