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用)人教新(11)

时间:2025-07-14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过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六、课后作业:

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

①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②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④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学反思】

20 《山市》导学案 (教师用)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导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

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1. 语言的品味 2. 画面的描述

【课 时】 一课时

【预习导引】

1.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2.搜集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材料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蒲家庄(今山东淄川)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卒于康熙五十四年,终年七十六岁。清代短篇小说大家,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峰。“聊斋”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异”即记下一些奇闻异事。《聊斋志异》以狐鬼故事著称,但也包含极少部分自然界的奇异现象,

《山市》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①读准字音。

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用)人教新(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