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2)

时间:2025-07-09

2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 

策,对土地使用的性质及建筑高度、使用强度等的规划控制如同虚设。这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灾难。

苏州的“桐芳巷”模式

1992年,苏州以桐芳巷地段作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试点,实施了全面改造建设。桐芳巷位于古典园林狮子林南部,面积约3.6公顷。该地段采用了土地全部出让,商品房开发的模式。除保留一栋质量较好的老建筑外,其余均拆除新建。在建筑风貌设计上强调“再现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采用了一些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建筑符号,道路系统在保留了原有“街、巷、弄”的传统街区格局的基础上适当拓宽打通,新建建筑和小区空间结构从风格和尺度上接近苏州传统,整个小区的风貌与古城整体风貌基本协调。

桐芳巷地段的建筑大都采用了独立和半独立式小住宅,以求得新建筑在体量传统特色协调,,目前。此后,苏州的其他一些街区也大都按“桐芳巷”模式进行改造更新,如狮林苑小区、佳安别苑等。所不同的是,此后的街区更新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小区规划的基本理念与传统形式的结合,即以现代多层公寓式住宅配以传统风格的外表装饰,借此与苏州古城传统风貌相协调,同时居民回迁率有所提高。然而,这种商业性开发模式必然带来整齐划一的建筑布局和宽敞的道路结构,继承传统也变成了对城市传统特色的简单模仿。

上海“新天地”模式“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东北角的太平桥地区,紧靠淮海中路、西藏路等商业街,区位条件优越。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中共一大会址”和许多建于上世纪初属于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在建设高度、建筑形式和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地段改造采用了“存表去里”的方式,即对保留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保留建筑外观和外部环境,对内部进行全面更新,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就是建筑的外边不动,里面大动,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了根本的改换,把原来的居住功能变成了经营功能,把整片居住区变成了商业、文

化、娱乐、购物的场所。拆除一部分老房子,开辟

绿地和水塘,美化环境。经过一番整治,这些老房子里面的设施都已经现代化了,外边的风貌却还保持着老样子,里弄的街巷情趣还在,传统的氛围也得以保持。

从土地的角度讲“新天地”,地段也是采用了土地全部转让的方式。而且不仅仅是“新天地”地段,在其周围同时转让了远远超出“新天地”地块面积数倍的土地。据开发商瑞安集团称:在“新大地”这块土地上,瑞安集团在从地产运作上是亏本的。地段内建筑投资达2.5平方米,其中土

地的成本达1.5~1.8。从这些房,。但是“、,,带动了周边地价的全面涨价,由此保证了开发商的高回报率。

上海“新天地”里弄改造是保留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的代表性实例。其在尊重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基础上保留外观、更新内部设施的手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但是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讲,有其缺陷性。

“乌镇”模式乌镇是杭嘉湖平原上的江南小镇,茅盾的故乡。地处江南河网交错地带,交通不便,战争和解放后的破坏性建设对其影响不大,其古镇风貌得以比较完善地保存了下来。如今,乌镇已经成为沪杭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热点。

乌镇的保护与更新采用了“修旧如旧”的方式,由桐乡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乌镇旅游开发公司全权负责管理与实施。所谓“修旧如旧”,就是尽量要让乌镇的建筑面貌回复到100年前的模样

,力求保持乌镇作为江南水乡古镇的“原生态”面貌。同时适应现在生活和旅游的需求,综合治理环境。按照这一思路,乌镇使用一些古旧建筑材料对环境进行装贴。狭窄的街道上,一律是古旧的青石板,街道两边的房屋立面全部贴上了长条门板。如果是新的木料,则还必须以烟火熏成仿佛岁月浸染过的乌黑模样,古镇的整体风貌十分谐调,古色古香。其他一些江南古镇如周庄、南浔、同里等也是采用了同样的保护方法。目前,以乌镇为代表的江南六镇在保护古镇方面的实践赢

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