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

时间:2025-07-09

第15卷第5期

2004年10月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TongjiUniversityJournalSocialScienceSection

Vol.15No.5

Oct.2004  

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

阮仪三 顾晓伟

  摘 要:通过对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模式及其利弊的综合分析,本文指出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科学发展值得思索的几个共同点,并试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AnAnalysisaboutthetheHistoricRuan,Xiaowei

(UrbanPlanning,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onthecomprehensiveanalysisaboutthepracticalpatternstoconserveandrenewthehis2toricdistrictsaswellasthemeritsanddemeritsofthesepatterns,theco2authorsconcludethatafewcom2monquestionscanbeunderconsiderationtoconserveandrenewthescientificdevelopmentofthehistoricdistrictsinChina.Counter2measuresarealsosuggestedinthispaper.KeyWords:HistoricDistricts;Conservation;Renewal

一、几种实践模式的分析

  从我国城市历史街区(包括历史文化保护区)这几年的保护与更新实践来看,在保护与更新方式上存在着几种明显的模式,我们从中挑选比较著名的实例来予以说明。分别为:上海的“新天

地”模式;桐乡的“乌镇”模式;北京的“南池子”模式;苏州的“桐芳巷”模式和福州的“三坊七巷”模式。

福州的“三坊七巷”模式

1994年港商看中了福州三坊七巷地段准备

商业楼。当时虽经许多学者的劝阻呼吁,仍然不能阻止工程的上马。一坊两巷被拆除后建了一圈高层建筑,由于缺少资金只盖了八层。但是,三坊七巷地段变成了不伦不类的街区,充满福州历史

风貌的三坊七巷成了历史名词。类似的例子还有发生在1999年的定海老街拆旧建新事件等。

福州三坊七巷的这种模式的着眼点完全在于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以及其带来的经济利益。在主要领导干部的意愿下,城市规划与保护规划对其根本没有约束力。从土地开发管理的角度看,政府是以“

危改”名义采取土地划拨并给予优惠的政

进行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方案除了留

下几栋保护建筑外,其余全部拆掉建高层住宅和

阮仪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主任顾晓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1999级博士研究生

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