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制品加热过程的研究(9)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的工程研究方法。多年来各国学者针对窑炉的砌筑材料、燃烧系统及烧成制度等问题,采用了各种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隧道窑的焙烧过程是由制品运动过程、烟气流动过程、传热过程、燃烧过程、传质过程以及制品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复杂综合。这种复杂综合过程如果用数学模拟方法不仅可能,而且可以既快速又经济地从中得到有用的结果,用于发展窑炉理论,指导生产实践【5J。
1.2.1隧道窑的研究
伦敦帝国大学的Dugwell和Oaklay【6】建立了制品的一维、二维和三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并且计算了制品的温度和气体的温度,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是比较精确的。
Dugwell和Oaklay的~些假设和采用的方法是较为合理的。然而,他们的模型依然是一个静态的模型,并没有把隧道窑的动态参数关联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陈立俊和徐景维[7J根据部分生产单位的统计数据对传统陶瓷隧道窑热平衡的测定结果及热能利用的分布进行了综合与分析,讨论了降低烧成能耗,提高窑炉热效率的潜力。
胡昌盛【8l在1994年依据陶瓷隧道窑热工测试报告和热平衡报告,采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理论,得到了陶瓷隧道窑单位重量热耗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和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单耗进行预测和控制。宋嵩利【9】用三种典型陶瓷隧道窑温度曲线的测试结果,对温度及其分布均匀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现代陶瓷隧道窑烧成均匀性的重要改进及尚存的问题。
崔宝剑和曹卫江【10】对大断面隧道窑的综合热平衡进行了研究。赵镇魁【11l对影响隧道窑焙烧过程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A66arttMO:a和Mociutr'1提出了~个模型,这个模型在燃烧带考虑了热平衡、气体平衡和物质平衡。要求解的参数如下:燃料流量、一次风量、气体流量和成分、相邻砖垛间最大温差,其他参数像燃烧室数目、燃烧室温度、废气热损失和一次风温度已知。他们把这个模型用于离线计算机模拟和控制生产参数,结果与所得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但模型并没有在线运行。另外,气体到窑墙、气体到制品和窑车等的传热量都是已知的,并没有通过制品和窑车衬砖的非稳态方程计算确定。同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