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陶渊明比较论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柳宗元与陶渊明比较论
第15卷 第2期1998年3月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LiaoningEducationalInstituteVol.15 No.2Mar1998
柳宗元与陶渊明比较论
刘继才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分析柳宗元的人品与诗品入手,既指出柳诗与陶诗相同的一面,又着重论述了柳诗与陶诗相异的一面。作者认为,柳宗元诗的平淡、清雅、冷峻、简古,已为古今学者所共识,但仅是其外在表现;而深沉、奇绝、峭拔、绵密,却是柳宗元赖以与其他诗人相区别的本质艺术特征。
关键词 柳宗元 陶渊明 比较论 本质 艺术特征
前人多认为,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相似,“山谷尝
[1]
谓白乐天、柳子厚俱效陶渊明作诗,而子厚诗为近。”《蔡白衲诗评》也说:“柳子厚诗,雄深简淡,迥拔流俗,[2]至味自高,直揖陶、谢。”还有人将柳宗元与陶渊明相
举而荣登此科,可见其学识之广博和文词之精美。贞元十七年(781),他出为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尉。不久,又调回朝廷,升为监察御史里行。他积极参与当时
的政治和文学活动,踔厉风发,名声大振。“诸公要人,
[5]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但他没有依附那些
提并论,如杨万里说:“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
[3]
陶渊明、柳子厚也。”
保守的权贵,而是和出身贫寒、在政治上主张革新的王叔文结成了好友。王叔文与德宗的太子李诵友善。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去世,李诵即位。王叔文立刻被任命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等要职,柳宗元也被提升为
礼部员外郎。在此后五六个月的时间里,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治革新,有力地打击了豪强贵族。于是引起他们的疯狂反扑。八月,李诵在反动势力的胁迫下不得不让位给李纯。李纯上台后,立即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九月,贬柳宗元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而在上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的还有刘禹锡、韦执谊、韩泰等八人,历史上称为“八司马”事件。从此,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便彻底失败了。
柳宗元初到永州,曾一度心灰意冷。但是他始终坚信自己和王叔文等所实行的政治改革是正确的,所以仍“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
[6][7]
为务。”并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不过,此时他官职卑微,难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只能潜心读书,执笔为文。其著名作品《贞符》、《非国语》、《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永州八记”等,都是这时期完成的。
元和九年(814)十二月,柳宗元忽然接到朝廷的诏书,召他进京。当时,他虽不无忧虑,但能重返京华,心
那么,柳宗元与陶渊明究竟是否相似,在相似之下又有多少相异?下面笔者拟从柳宗元的人品与诗品两方面与陶渊明加以比较论证。
一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但柳家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置有田宅,柳宗元出生于长安。童年时代,父亲宦游江南,他在母亲教导下,勤奋学习,四岁时已能熟读十余篇古代辞赋。十几岁时,他跟父亲到两湖、江西一带游历,开始接触社会,开扩了眼界。加之他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此时,他颇为自负,
[4]说:“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
贞元九年(793),柳宗元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取了进士。不久,他到州(今陕西省县)去探望在军中供职的叔文。闲暇时,他经常到边关游览,和士兵交谈。在二年的时间里,他了解到许许多多的民间疾苦和悍将骄兵的暴行,为以后的现实主义创作打下了基础。贞元十四年(798),他登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博学宏辞科要求很高,既要有渊博精深之学识,又要有优美恢宏之文词。据载,韩愈经过四次拼搏考中进士后,曾两次攻取此科,均告失败。柳宗元能以26岁的年纪一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