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险投资观(3)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险很高。
3、处于10℃-90℃的水,则进入项目的快速成长和规模扩张阶段。在项目成长和扩张阶段,随着产品销量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融资的需求会同步增加,股本融资仍然是首选融资方式。换言之,为了加快企业发展,适时启动新一轮股本融资将不可避免。通常情况下,企业会主动寻求新投资人加盟。随着企业成长和规模的扩张,特别是新战略投资人的加入,企业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企业内部管理逐步规范,信息透明度逐步提高。此时,早先进入的风险投资虽然股权比例有所稀释,但是价值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重要的是其后续资本运作空间将因此扩大。
4、处于90℃-99℃的水,即进入Pre-IPO的最后一轮私募阶段。由于有了IPO的诱人前景,因此会有一大批具有不同背景的战略投资机构产生浓厚兴趣,特别是一些有强烈金融背景的投资者会积极参与。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成为上市公司应该是创业企业家的一个梦想,而作为风险投资,其好处则不言而喻。最大的好处就是由于股权的流动性增加,可以方便地实现股东“用脚投票”的功能。因此,国际上风险投资无一例外地把企业IPO上市作为资本退出的首选方式。
5、对于创业者来说,风险投资通常是“雪中送炭”。 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经过了漫长黑夜的同甘共苦和考验,终于到了99℃,这时投资银行一般都愿意“锦上添花”,开始主动介入。通过投资银行的专业辅导和IPO保荐上市,将99℃的水变成了100℃的水蒸气。
在从0℃冰块到100℃水蒸气的加热过程当中,存在两次“质变”,一次是实验室阶段的0℃冰块变成0℃的水;一次是IPO成为上市公司,即100 ℃水变成100℃水蒸气。春华秋实,通过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漫漫长夜的共同努力,最终成为上市公司,对于企业和企业的创业者来说,都应该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是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一个标志。
三、兼并收购不应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普遍流行着一种观点:没有创业板资本市场,通过兼并收购也可以实现风险资本的变现退出,理由是国际上就是如此,一些权威人士也持有类似的观点。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无理,而且十分有害。美国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在美国没有一家著名跨国公司不是通过兼并收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兼并收购应该是企业成长的主要方式。但是作为风险资本退出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很难行得通。目前深沪两地的1200多家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确很多,总体业绩不尽人意,应该迫切需要新的业绩增长点,而且应该有内在的并购冲动和条件完成大量的并购交易。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并购中小创业企业的案例却并不经常发生。为什么?其中文化的因素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通常倾向于自己投资项目,而不愿意并购企业,因为这样可以派自己人去经营管理,便于对投资项目进行控制。忽视社会分工的作用,任何事情都想自己干,也许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另一方面,中小创业企业的创业者也缺乏被别人并购的主观意愿。应该说,能够被人家并购,说明企业有价值,而大部分创业者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眼里,企业就是他的“儿子”,什么都可以出卖,但是“儿子”是任何条件下都是绝对不能卖的,这与硅谷的创业文化大相径庭。在硅谷,创业者通常见好就出手,可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