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十一(5)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划线句子 19.①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船破了,有一人用尽全力来游却不能和平 常一样。 ②“你最会游水,今天为什么落后了?”他说:“我的腰带上系着很重的千文钱,因此落后 了。”他的同伴说:“为什么不丢掉它?”这个人不做声,摇着头,过了一会儿,更加往下 沉;已经 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大声呼喊道:“你太愚蠢了!太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了! ③眼看将要死,还不愿丢掉身上的钱,留着干什么?” 五、阅读改写 20.(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海洋是天然的牧场。 21.(1)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六、现代文阅读 22.(1)神游;精神漫游;心路的漫游;在精神领域中驰骋;
驰思骋想。 (2)刻骨铭心的神往;向往;心驰神往;分外喜爱。 23.(1)是楼兰残纸 (2)因为这些楼兰残纸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引发人们的联翩遐想。 24.(1)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 (2)技巧的完美不足以弥补心灵的缺陷。只有心灵的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技巧的完美, 不是真正的完美。 (3)朴素自然是一种美,它具有长存的生命力。 (4)在美学意义上,残缺是一种美。残缺能够引起美的联想。
河南教师资格网:/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5)美好的东西,即使已经残破不全,但仍具有永存的生命。 (可任选其中三点作答) 七、文言文阅读 25.C 【解析】逐渐,渐渐 26.D 【解析】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人”。A 凭借//因为。 B 那些//他的。C 到//在。 27.C 【解析】略。 28.B 【解析】“担任了中书侍郎、平章事,转任左仆射兼租庸使”的是赵光逢。 八、应用题 29.【答案要点】 细微深处 那是个星期天的下午,路过广场的时候,看见一个老人正在放风筝。风筝似乎刚刚被放起, 虽然还不很高,但却很稳,缓缓地上升。 我驻足观看,有些出神,许久 渐渐地,我感觉我便是那只风筝,仿佛也有根线在牵着我 内心深处的某一点 二者有什么联系呢?看完后文才知有联系, 很好!建议在这段加入对细线和遥远的天上的一个 小黑点(风筝)的细节描写,来照应题目的“细微”。两个小点,一实一虚,因实入虚,应该 会更 巧妙。 来到上海快五年了,已经习惯了没有雪的冬天,已经习惯了吴侬软语哼哈地应答,也已经习 惯了似乎所有新环境带来的冲击。然而,我真的已经习惯了这种转变吗?为什么总有些细小 的事物会 引起我莫名的感动?我常常闷(扪)心自问。
河南教师资格网:/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有时走在大街上,当抬头看见街上的建筑时才猛然惊醒——这里已经不是故乡;有时清晨睁 开眼睛, 总要环视一下周围的房间布局才确信这里已不再是我原来的屋子;有时看天气预报, 总是只 关注了故乡的情况却往往略过了身在的上海。 我真的习惯了吗? 风筝已经飞得很高,在天空中摇动,似乎还要再向上升去。一阵疾风吹过,老人忙收紧风筝 线。天空中摇曳着风筝 恍惚间,我又陷入了沉思 一番清晰地记得五年前在外公家的那段对话(语病) “爸,妈,我们要走了。”外公笑着 问:“去哪儿啊?”“去上海。”“你们都去吗?啥时候回来?去旅游?”“不是,也许以后都 要 在那儿了吧 ”母亲哽咽了,眼里噙着泪。外
公外婆似乎突然间明白了什么 外公手中 的毛笔许久也没能落下,笔尖的墨汁滴在了淡黄色的宣纸上 好细节! 一切都似乎那么熟悉,每每微小的相似都能勾起我那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风已不再那么疾进,风筝也又一次地向上飞去。然而,老人手中的线就要用尽了。“喂!该 收线了吧?”另一个和我一起驻足的人向老人喊道。谁知老人竟从袋子中取出一把剪刀,在 风筝线放 尽的那一刻剪断了风筝线。 众人惊呼, 而老人却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不再有束缚的风筝远飞。 老人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 容,(为什么)那笑容很(如此)熟悉?——(哦,想起来了,)当火车缓缓开动,外公在站台上 朝 我们挥手告别时,脸上洋易(溢)的笑容。还有外公那句话:“去寻找你们的未来。” 刹那间,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南飞的鸿雁年复一年始终如一, 明白了为什么回归以色列的犹 太人会跪着亲吻故乡的土地, 明白了我为什么在他乡细微的触动会让我许久也不能平静对故 乡的思念 ——那是家的羁拌(绊),那是乡情与亲情共同结成的风筝线,牵住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点,总 在细微深处提醒我家的方向。点题句精彩!
河南教师资格网:/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风筝线”真的断了吗?没有。也永远不会 点评: 本文有两大亮点。其一,感情深而真挚。别小看这一条,其实很不容易做到。其二,一虚一 实的两条复线的巧妙交织,并且无论虚实,均能贴切的紧扣“细微”,都能抽丝剥茧地发幽 探微。 九、作文 30.【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分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 确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什么内容感情真切感情真实感情基 本真实 …… 此处隐藏:131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